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10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22.
基于Matlab平台的稻种图像分析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种图像分析研究是实现稻种质量机器视觉检验的基础,为此开发了基于Matlab平台的稻种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对静态单粒稻种图像进行各种预处理操作,计算出稻种尺寸、形状和颜色等23个特征参数,自动识别金优402、汕优10、中优207、加优99、II优3207共5个品种并检测稻种的穗萌芽、霉变和裂颖缺陷.  相似文献   
23.
基于KFCM和改进分水岭算法的猪肉背最长肌分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利用核模糊C均值聚类(KFCM)和改进分水岭算法分割猪肉眼肌切面图像中背最长肌区域的方法.该算法对经中值滤波去噪后图像的R分量利用最大方差自适应阈值(OTSU)去除背景,再采用KFCM提取出肌肉组织,然后进行空洞填充,最后由改进的分水岭算法分割出背最长肌区域.利用该算法对采集的60幅猪肉眼肌图像进行处理,分割正确率为86.67%;与传统的形态学算法相比,该算法能真实、完整地恢复出背最长肌区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分割出猪肉眼肌图像中的背最长肌区域,与改进前分水岭算法相比,能避免背最长肌区域出现欠分割.  相似文献   
24.
猪肉肌内脂肪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新鲜猪肉肌内脂肪含量在线检测。实验样本为208份背最长肌,实验时样品以0.25m/s的速度运动,采集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进行小波消噪处理后,结合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肌内脂肪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研究发现采用db6小波在6层分解后以极大极小原理选择阈值进行消噪效果较好;消噪的光谱直接建立的PLSR模型预测性能较差,经过多元散射校正、变量标准化及微分等预处理均能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变量标准化结合一阶微分预处理后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佳,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892、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34、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090、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80。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可用于肌内脂肪含量的在线检测,但模型相对分析误差最高为1.738,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5.
风筛式清选装置筛上流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理论分析了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筛面流场,试验研究了其主要参数对流场的影响规律,指出了简易风筛式清选装置合理的筛面气流分布类型及其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26.
杂交水稻种子特征特性视觉检验分析与图像信息库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供机器视觉检验杂交稻种时的检验策略及其各类基本图像信息,将杂交稻种特征特性分为芽谷、重霉、裂颖、点霉、微裂和正常等六类进行检验处理,利用自行研制的数字图像系统采集金优402、汕优10号、中优207、嘉优99、Ⅱ优3207共5个杂交稻种的样品图像,在此基础上运用开发的相关算法软件对每幅图像进行计算,从而获得各类稻种的长、宽、长宽比、面积、紧密度、色调等外观特征参数值范围,进而建立了5个杂交稻种的图像信息库。图像信息库可显示各杂交稻种的典型图像和相关特征值信息,有助于明确其特征特性的分类界限,为检验提供阈值选择的参考,并支持大量图片的管理、新品种的添加等,是机器视觉检验稻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小型联合收割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离心风扇与单层鱼鳞筛的清选装置进行研究,分析风筛配合作用下清选物料的受力情况,建立了物料运动的特征界限值公式和运动方程,为设计,使用小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上的简易选装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风筛式清选装置主要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成芳  王俊 《农业工程学报》1998,14(4):217-221
该文研究了风筛式清选装置结构和运动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获得了优化参数组合并进行了验证,试验分析了物料状态及喂入量与性能的关系,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实际设计及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罗非鱼初加工喂入量监测与运行参数在线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鱼类初加工过程中对物料状态和设备运行参数实时监测与在线控制,该研究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喂入量实时监测设备。首先建立基于多源数据与知识融合规则的运行参数在线控制系统,系统主要由工控机、PLC、工业相机、伺服电机和显示器等组成,并研究根据生产线实时输送速度的变化在线调整相机采帧数及曝光时间参数,获取罗非鱼输送过程多目标图像,进一步采用LRMF(Local threshold, Remove,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and median Filter)算法,对网格背景下不同规格罗非鱼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提取,并构建动态条件下的罗非鱼面积-质量模型,对罗非鱼加工喂入量进行监测,最后基于模糊控制研究了鱼喂入量的控制方法,开发了喂入量监测及参数控制软件,实现对喂入量、输送带速度、去鳞滚筒转速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罗非鱼面积-质量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系统对喂入量、去鳞滚筒转速和输送速度的采集准确率分别可达95.61%、98.5%和98.6%,生产线平均加工速度为2 000 kg/h时,喂入量控制开启后波动范围减小了43.5%,且系统响应时间小于1 s,能够实现基于规则的运行参数闭环在线调控,满足鱼类加工生产线实时监控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淡水鱼初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