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5篇
  48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6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践踏强度对不同坪床结构狗牙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6种沙基结构坪床上建植狗牙根草坪,用特制践踏器进行4种强度的践踏处理。结果表明:轻度践踏对草坪草高度、盖度和密度的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践踏对草坪会造成较大损伤,草坪的叶片长度和干重急剧下降,盖度和密度严重减少。不同坪床结构中,表土铺沙厚度为20~25 cm处理的草坪草植株生长较差;全土处理的草坪草,在不践踏时,生长较好,但是在践踏胁迫下,植株的干重、密度和盖度的变化幅度均较大;土表铺沙厚度为5~15 cm处理的草坪草在不践踏时生长较好,在践踏胁迫下,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2.
硅和接种纹枯菌对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其同工酶有影响,正常生长条件下,硅能提高水稻叶片POD的活性;接种纹枯菌处理中,不施硅POD活性第2d达一峰值,施硅第4d达最大值;接种纹枯菌后第3d接种叶片上一张叶片的酶活性与接种叶片无明显差异;硅和接种能使酶带增多,接种能使增加的酶带变宽。  相似文献   
103.
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依据水稻品种生境敏感性 ,将水稻品种分为生境敏感型品种、生境弱感型品种和生境钝感型品种。运用于评价水稻品种对生境反应敏感性的基本方法 ,评价了供试品种的生境敏感性 ,结果是 :(1)籼粳杂交稻生境敏感性大于粳稻品种 ;(2 )不同粳型品种对生境敏感性的表现是中熟晚粳 >早熟晚粳 >晚熟中粳 >中熟中粳 ;(3)在相同粳型的品种中 ,其生境敏感性表现也有较明显差别。文中还就偏迟熟水稻品种北移种植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4.
水稻栽培科学创新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回顾建国后中国水稻栽培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对当前水稻栽培科学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实现水稻生产、经济与生态三者的协调与发展出发,探讨了我国水稻栽培科学今后创新与发展的几个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创新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研究表明,水稻小苗(叶龄3~4)、中苗(叶龄5~8)有土拋秧均比无土抛秧利于生长和增产,尤其小苗更是如此。大苗(叶龄9~10)有土抛秧前期生育优于无土者,至中、后期二者间差异甚微,但无土抛秧必须以多蘖壮秧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6.
如何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根据新时期农村人口及其经济形势变化特点,强调指出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并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小城镇的种种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抛秧稻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抛秧稻器官建成、群体动态与产量构成特点研究分析,从产量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上,明确抛秧稻具有4个方面的优势①缓苗期短或无,群体生长起步快,分蘖多,植株多呈辐射状,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②株间受光均匀,叶层垂直分布相对匀称,单位面积负载绿叶量较大,形成结构良好、规模较大的光合生产系统;③单位面积容纳的穗数及颖花量均多,抽穗后光合层厚,源强库大,有旺盛的物质生产能力;④根系发达,活力强,有旺盛的水肥吸收能力.同时,抛秧稻也表现出3个方面的弱势①分蘖成穗率略低;②下层穗比重稍大,对穗型有一定影响;③分蘖节与部分根系分布浅,土壤软烂条件下抗根倒能力弱.  相似文献   
108.
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分析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素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潮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②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③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且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⑥潮土类4个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48 kg,水稻土类4个土种则为1.69 kg;⑦潮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6.4%,而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1.6%。  相似文献   
109.
精确和常规施氮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武香粳14为供试材料,研究精确施氮和常规施氮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处理的穗数极显著地低于常规施氮处理;精确施氮处理的水稻产量高于常规施氮处理,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精确施氮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比常规施氮处理高8.8%。  相似文献   
110.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以甬优籼粳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以三系杂交粳稻(B)、超级常规粳稻(C)和超级杂交籼稻(D)为对照,在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叶片受光姿态和群体冠层光分布、光合特性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II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DA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著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