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32.
采用质量—数量性状分析法来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可以从分离世代雄性不育指标的频率分布检验1个主基因、2个主基因、无主基因等遗传假设,并能估计微效多基因的遗传方差和环境方差.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3.
分蘖抑制剂抑特(主要成分为2,4-D和DNP)在稻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分蘖前期施用,能抑制分蘖产生,加速小分蘖消亡,使水稻品种化四明单穴有效穗数比对照下降14.4%,使两系杂交小麦组合E优102比对照下降49.1%;在两用浅不育型小麦雄性不育系ES-14分蘖后期施用,能减少小分蘖成穗,提高不育穗率。抑特除减少分蘖外,还能降低株高8~12cm,提前孕穗1~2d,井增加穗实粒数。  相似文献   
34.
论述了生态遗传(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和方法。指出可供采用的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系的育性表达必须在年际间表现稳定,在雄性不育阶段其不育株率应达到100%,深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9.5%以上,浅不育单株不育度应达到90%以上;在雄性可育阶段其可染花粉率应达到60%以上,异交结实率应达到50%以上。不论是长日光敏感型、短日光敏感型,还是高温敏感型或低温敏感型的雄性不育系,其育性鉴定应当同时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自然变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和人工定温控制光周期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35.
根据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现象的普遍性、多样性和可塑性,提出了两系杂交作物育种中有关不育系选育、亲本选配和杂交制种的一些策略、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6.
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与两系杂交植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37.
笔者根据植物雄性不育既受遗传影响,又受生态条件制约的事实,提出生态遗传雄性不育理论.该理论认为,植物雄性不育是不育基因在一定生态条件下的表达.所谓不育基因,可以是直接阻碍雄性发育的遗传因素,也可以是决定雄性发育需要某种生态条件的遗传特性.所谓生态条件,包括影响植物雄性生长发育的温度、光照、水分、营养、化学物质等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自然生态因素和人工生态因素两类.植物品种间雄性对于不利生态条件的忍耐能力存在巨大差异,这就是两系杂交植物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鲜活农产品物流风险已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鲜活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以鲜活农产品的特点及现状为出发点,指出鲜活农产品物流中存在的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信息风险、流通风险、质量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等进行了评估,并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神农架地区的休闲渔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神农架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现有渔业资源,开展观光、旅游兼有的休闲渔业生产,对于调整神农架渔业结构,提高经济活力,增加渔民收入,促进神农架渔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华污染在我国近海已日趋严重。除了受工业、生活等废水废弃物排放的影响,海水养殖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盲目扩大规模和投入的负面效应日益严重,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海水养殖正成为近岸海域重要污染源。但是这种污染是可控的。可以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方法控制污染,修复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式进行海水养殖,就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本文就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环境影响及对策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