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该文从枸杞的适宜生长条件出发,通过对土壤、灌溉水水质和气候等数据进行比较,得出:青海枸杞售价较宁夏产区每千克提高7元以上得益于该产区的特殊气候;综合生产成本较宁夏降低3元以上也是得益于其特殊气候,但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大,高糖枸杞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劣势也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3.
 枸杞新品种‘宁杞7号’自交亲和,可单一品种建园,腋花芽为主。当年生枝为产量的主要负载单位,成枝力中等,果枝粗长,植株生长旺盛,树姿开张。鲜果粒大,肉厚,易制干。干果药香浓郁,口感好。平均鲜果单果质量0.72 g,横径1.18 cm,纵径2.2 cm,果肉厚1.2 mm,含籽数29个,鲜干比4.1 ~ 4.6。干果枸杞多糖含量39.7 mg · g-1;甜菜碱10.8 mg · g-1,胡萝卜素1.385 mg · g-1。适宜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宁夏枸杞适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24.
采用引物结合位点扩增(iPBS)分子标记技术对34份枸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11条引物分别对34份枸杞种质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91条清晰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9条,多态性比率为97.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6.采用POPGENE软件计算34份种质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7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27,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9,表明34份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软件计算得到34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93,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可将34份种质分成5大类群,反映出栽培品种与野生种质遗传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iPBS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枸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5.
宁夏枸杞是药食同源的道地中药材,传统的栽培模式造成枝条密集、枝叶果实混杂,这已成为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瓶颈。篱壁栽培技术实现了宁夏枸杞快速成型、水肥一体化、中耕打药及施肥的机械化,也为修剪与采摘的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已成为今后宁夏枸杞种植模式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农艺农机融合为视角,阐述了宁夏枸杞篱壁栽培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探讨了枸杞篱壁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探索农机农艺融合下农艺措施的创新,为实现宁夏枸杞标准化、规范化、机械化、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6.
枸杞属AFLP分析体系优化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属种质资源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 I/EcoR I以及T4 DNA连接酶的浓度、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适于枸杞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该体系中各优化因素为:模板DNA的用量为300~400 ng,酶切体系中Mse I和EcoR I各加入3 U,T4 DNA连接酶加入2.0U,采用酶切与连接在同一体系中一步完成,其酶切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5 h.与22℃连接过夜.并对预扩增、选择性扩增和银染的效果进行了检测,以引物M+CAC/E+AGG构建了枸杞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该图谱扩增带多,多态性强,且质量好.  相似文献   
27.
本实验以宁杞7号、白花、Z168、14-402、14-401、16-23-7-8共6个品种(系)的枸杞鲜果作为实验材料,设置6℃冰箱实验环境,以常温25℃为对照,设带柄与不带柄处理,观察枸杞鲜果储存过程中果实的腐变情况,对不同腐变程度的枸杞鲜果进行分级,统计不同条件下不同腐变等级的鲜果数量,计算得出烂果总分和质量差。结果表明:在6℃条件下带柄储存能够更好地存放枸杞鲜果,降低枸杞鲜果腐变速率;14-401品系耐储性最好,其次是16-23-7-8,宁杞7号耐储性最差。  相似文献   
28.
为深入了解枸杞光合特性,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枸杞光合作用的实用性,以期为枸杞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14-Z44’、‘14-2-3-20’、‘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比较3个品种(系)间的叶片形态生理及光合特性指标,利用不同光响应模型分别对3个品种(系)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4-2-3-20’叶片形态特征和生物量与‘宁杞1号’有显著差异,叶厚度、比叶重无差异。与实测值相比,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测量点的光合速率最接近实测值,但光合参数值与实测值差异较大,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光合参数均接近实测值,并有光抑制现象。与‘宁杞1号’相比,‘14-2-3-20’、‘14-Z44’的LCPLSPRd均较低,α较高,‘14-2-3-20’的Pnmax最高。综合分析得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较适用于拟合枸杞光响应曲线,‘14-2-3-20’弱光利用能力强,强光下光合能力也高,不易出现光抑制现象,在选育丰产品种方面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宁杞5号’枸杞新优良种是由‘宁杞1号’生产园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植株(YX-1)经单株无性扩繁育成的。它具有生长旺盛、成枝力强、树体成形快,果实成熟期显著提前,结果性状好等优良特性。鲜果平均单果质量1.1 g,最大单果质量3.2 g。果实平均纵径2.54 cm,横径1.74 cm,果肉厚0.16 cm,内含种子15 ~ 40粒。干果含总糖560 mg · g-1,枸杞多糖34.9 mg · g-1,类胡萝卜素1.20 g · kg-1,甜菜碱9.8 mg · g-1。鲜果粒大,肉厚,果形优美,口感甘甜但不失枸杞特有的药香味,可鲜干两用。  相似文献   
30.
不同枸杞种质间品质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白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黄果枸杞(Lycium barbarum var.auranticarpum)、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3个品种的外观品质(百粒重、横纵径)及其干果的主要活性成分(枸杞多糖、总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浸出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白果枸杞和黄果枸杞的百粒重、果形指数形态相近,但与宁夏枸杞有较大差异;按宁夏枸杞的活性成分(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低标准评判,黑、白、黄果枸杞无太大的利用价值,黑、黄、白果枸杞的利用机制需从其他富含成分入手挖掘;类胡萝卜素是宁夏枸杞的特异性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