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本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高寒沙区人工林土壤碳通量估算和碳循环研究提供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于2018年7月,在观测样内地开展30 d的连续定位观测试验,对其土壤呼吸速率和环境因子变化及自然降雨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 ](1)土壤呼吸受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影响,其中,太阳总辐射影响较直接;(2)无降雨日土壤呼吸主要受表层(1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降雨过程中主要受深层(15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累计降雨量大于0.8 mm的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日均值有抑制作用,且激发效应通常出现在降雨结束次日,约持续3 d;(3)大于0.07 mm的自然降雨发生即抑制土壤呼吸速率,其在累计降雨量达10.44 mm、降雨时长达3~4 h时抑制率最高;(4)自然降雨可使Q10值短期升高。[结论 ]研究区土壤呼吸主要源于植物根系自养呼吸,自然降雨过程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降雨结束次日出现激发效应;同时,自然降雨可使Q10值升高。  相似文献   
12.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启动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芬  屈春香  郑海腾  冯志江  戴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901-5902,5961
[目的]研究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启动周期及挂膜期间CODCr、NH4+-N、NO2--N、NO3--N降解过程。[方法]采用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探讨反应器启动周期与挂膜期间CODCr、NH4+-N、NO2--N、NO3--N降解过程。[结果]温度在15℃以下,反应器启动挂膜时间为14 d左右。试验装置对CODCr、NH4+-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稳定运行时CODCr的去除率保持在65%以上,NH4+-N的去除率在20%以上,并且出现了NO2--N的严重积累。[结论]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挂膜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长江干流荆州断面的常规指标对流域2011~2017年观音寺断面、江陵柳口断面、调关断面、五岭子断面和砖瓦厂断面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长江干流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分类,再运用Pearson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对流域主要污染源进行定性识别并且对2011~2017年荆州断面水质进行得分计算。结果表明,水质参数pH值、溶解氧含量、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均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以上,氨氮含量、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含量保持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总氮含量均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2016年和2017年调关断面以及2011年的五岭子断面污染最为严重,2017年江陵柳口断面、2017年砖瓦厂断面和2011年的调关断面水质相对较好;生化需氧量与硒、汞同源、总氰化物含量与锌、铅同源、砷、铬与化学需氧量同源和总氮与铜、铅同源,说明其化合物可能是影响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重金属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分布可能受同样的因素控制(如矿物质)或具有相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六氯苯对鱼肝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8.0g/mL)六氯苯通过体外染毒方式作用于鲫鱼肝脏,研究了其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并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这2种酶的同工酶谱。结果显示GSH-Px同工酶(gsh1、gsh2及gsh3)的表达明显被高浓度六氯苯(4.0、8.0g/mL)抑制,SOD同工酶中sod3表达被8.0g/mL六氯苯显著抑制;2种酶的活性均随着六氯苯作用浓度上升而下降。这表明在六氯苯的肝脏毒性作用以线粒体为重要靶标,六氯苯可能通过对线粒体膜脂质的渗透作用,进而抑制线粒体内GSH-Px酶和SOD酶的活性,并由此引发对细胞和生物体的毒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很多地方还是以手工栽插为主,如何有效改善这一状况,不断提升我国粮食生产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也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究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推进水稻产业工程机械化展开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揭示生长阶段以及土壤深度对于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人工林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对于解决植被的经营与巩固、重建与恢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ECH2O土壤含水量监测系统对不同深度(10cm、20cm、30cm、40cm、60cm、90cm、120cm、150cm)不同生长阶段(3a、5a、16a、30a)中间锦鸡儿人工林土壤水分进行连续监测,检验土壤层次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相关性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的分布状况。测定期间,3a、5a、16a、30a不同深度的VWC均值分别在15. 50-38. 25%、16. 00-42. 38%、15. 15-38. 09%、18. 28-42. 05%之间。四个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林中,10cm和20cm表现为中等变异性,60cm以下深层土壤的VWC表现为弱变异性。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都具有显著差异性和相关性。垂直分布上,土壤水分表现为增大-减小-再增大的总体趋势,各层深度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且相关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土壤水分的变异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表层土壤一般表现为中等变异,深层土壤一般表现为弱变异性。3a的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上波动性最大,30a最小。水平空间上,土壤表层水分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深层深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