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6篇
  39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21.
[目的]探讨急性持续热应激对新西兰兔血细胞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新西兰成年雄性兔16只,分为热应激组((35±1)℃)和适温组((24±1)℃),观察人工急性持续热应激24、48、72 h后血细胞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试验观察的3个时间段(24、48、72 h)内,热应激组白细胞数在早中期升高,后期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数早期升高,而淋巴细胞数在后期呈降低趋势,其百分比率在早期显著降低,中后期趋于正常;血小板数在3个阶段均呈显著升高;热应激早期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和GPT均呈升高趋势,而血糖变化不大;热应激后期血浆Na+显著降低,早中期Cl-显著升高,i Ca++在中期呈降低趋势,而整个阶段K+变化都不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热应激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22.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623.
农业图书馆的科技期刊资源具有自身的特点。新时期农业图书馆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加强科技期刊资源建设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本院图书馆为例,根据农业图书馆科技期刊资源的特点,探讨农业图书馆实现科技期刊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24.
以清香梨为授粉树,研究了翠冠梨挂瓶插枝授粉技术。结果表明,以不冷藏、授粉枝直径0.55cm、1%糖溶液和2.4%糖溶液、清香梨花蕾分离期切枝保鲜作用最好;以冷藏3d、330mL挂瓶、授粉枝直径0.55cm、河底泥和2.4%糖溶液为营养液、清香梨初花期切枝能显著提高翠冠梨坐果率;不同挂瓶方法都能显著提高翠冠梨果实的横径和纵径;以冷藏3d、清香梨初花期切枝能显著提高翠冠梨单果重;以冷藏3d、330mL挂瓶、授粉枝直径0.55cm、2.4%糖溶液、清香初花期切枝对提高小区产量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25.
为给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研究了水盆、粘板两种诱捕器对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对桃蛀螟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粘板诱捕器;而粘板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优于水盆诱捕器,水盆诱捕器可作为诱捕梨小食心虫的补充工具.  相似文献   
626.
为查明西藏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采用中国鉴别寄主和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以及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单核苷酸多态性(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KASP-SNP)分子标记对2017年采自西藏的150个小麦条锈菌菌系分别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型分析。表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鉴别寄主将150个菌系区分为 12 个已知小种、6 个已知致病类型和 13 个未知致病类型,所有菌系均不能侵染中四和Triticum spelta album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将150个菌系区分为88个毒性类型,这些毒性类型均不侵染携带抗性基因Yr5Yr10Yr15的品种。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26对引物将150个菌系划分为73个基因型,表明西藏小麦条锈菌群体基因型丰富。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波密县与洛扎县小麦条锈菌亚群体之间的基因流Nm最高,达5.86,米林县西部与波密县、洛扎县、巴宜县、米林县东部条锈菌亚群体之间的Nm较低,分别为0.25、0.34、0.42和0.67,表明西藏不同地区条锈菌群体之间基因交流强度差异较大。说明西藏作为我国小麦条锈病的独立流行区,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复杂,遗传多样性高。  相似文献   
627.
河南省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状况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4年河南省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调查,论述了河南省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治畜牧业污染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28.
  目的   天冬氨酸蛋白酶属于蛋白水解酶家族,为了解析毛白杨天冬氨酸蛋白酶PtoAED3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分子调节机制,利用GST-pull down联合质谱技术,对PtoAED3的互作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   方法   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毛白杨PtoAED3的CDS序列,构建含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PtoAED3。使用IPTG诱导GST-PtoAED3融合蛋白表达后,利用GST标签对PtoAED3蛋白进行纯化,纯化后的PtoAED3蛋白与毛白杨植株总蛋白共孵育,应用GST-pull down技术获得毛白杨总蛋白中与PtoAED3蛋白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随后通过质谱技术对筛选到的候选蛋白进行鉴定与分析。   结果   通过质谱技术鉴定这些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共筛选出128 个与PtoAED3特异性结合的候选互作蛋白,这些互作蛋白涉及到细胞进程、代谢过程、应激反应、生物调节、发育过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结论   通过GST-pull down实验联合质谱技术,筛选出毛白杨中与PtoAED3互作的候选蛋白,为研究毛白杨PtoAED3与底物或复合物的互作及其影响毛白杨生长发育的分子调节机制提供了初步方向。   相似文献   
629.
我国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应用情况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阶段,寻找两高农药的替代品已成为我国农业的紧要任务,低毒、不破坏环境、残留少、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可利用时间长、用量少、使用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无疑成了人们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30.
简析SIDD建设与管理——以新民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杰  郝立彦  陈宏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61-2562
介绍新民市SIDD的建设与管理试点情况,指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