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9篇
  12篇
综合类   7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葡萄组培植株进行处理,进而分析其生理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MeJA能抑制植株不定根的分化和伸长,诱导根、茎、叶组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但降低赤霉素(GA)、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ZR)的含量,且影响叶片中叶绿素代谢导致褪绿黄化。MeJA能诱导植物体内茉莉酸合成代谢基因表达进而提高内源茉莉酸的含量,诱导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路径中的基因表达,但是会抑制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抑制了与根发育和延伸相关基因VvXET、VvEXPB2、VvEXPA7和VvWUS的表达,进而抑制不定根的发生,导致植物发育缓慢。因此,MeJA通过影响其他激素的合成代谢来调控它们在植物中的含量,导致内源激素不平衡影响植株发育,并调控植株根的发育状态,在不定根发育方面起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2.
葡萄花芽发育相关基因在不同节位芽中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  孙欣  慕茜  吴伟民  章镇  房经贵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0):2007-2016
【目的】通过对‘藤稔’葡萄花发育相关基因及物候期的研究,揭示葡萄枝蔓上不同节位芽发育早晚与快慢的机理。【方法】以8年生‘藤稔’葡萄(Fujiminori)为试材,选取生长势基本均匀、粗度基本一致(枝条粗度约为1.15cm),节数约为35节的一年生枝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8个花发育相关基因(VvFT、VvSOC1、VvAP1VvAP2VvAP3VvFUL、VvAGVvFLC)在不同节位芽中的时空表达特性进行研究。并对其花芽分化的物候期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藤稔’葡萄花芽超节位分化的特点明显。高节位上的花芽分化由底部向上部逐渐进行,上部花芽分化的时间明显短于底部先分化的芽。第一个芽从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形成和发育,顶部最后一个芽的形成时间是九月中下旬。从发育时间长短看,先分化的花芽生长发育时间比最后发育的多5个月。虽然不同节位芽的生长发育时间相差很大,但是其翌年都能发育成花器官,且花期时间基本一致。不同节位芽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所不同。不同节位芽中VvFT的表达水平都较低且在一年的生长季节内的变化不大;VvSOC1在各个生长时期不同节位芽中都有很高的表达,并且基本都呈现较一致的变化趋势。下部节位和上部节位芽中VvAP1VvAP2VvAP3VvFUL表达的变化波动很小,而在中部节位芽中的表达变化则较大,存在一个明显的先上升后降低的过程,且在中部节位芽(8、11、15节位)中的表达量要高于其他节位;VvAG的表达趋势与VvAP1VvAP2VvAP3VvFUL的表达趋势不同,其表达量逐步降低,表达高峰主要集中在芽发育的早期。中部节位的芽分化时间长,分化速度慢,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下部和上部节位的芽分化时间短,分化速度快,基因表达水平低,但其能维持相对较长时间的表达,最终不同节位的芽发育渐趋一致。【结论】不同节位花芽分化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相对高水平表达持续时间有所不同。同一枝蔓上,花发育相关基因在中部芽中的表达量高于上部芽和下部芽,这可能是导致葡萄不同节位芽发育质量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3.
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在克隆草莓ASR同源基因的基础上,对草莓中FaASR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时空表达分析,通过调控草莓果实中ASR基因表达水平,分析果实的着色、蔗糖、ABA、色素和果实硬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与色素代谢相关基因CHS、UFGT的表达水平,揭示ASR基因调控草莓果实成熟的机制。草莓ASR含有一个典型的与果实成熟和抗逆有关的ABA/WDS区域,ASR基因过量表达可以促进草莓果实提前上色,促进果实内源ABA积累、蔗糖含量增加和果实变软,并且促进与果实花色苷积累相关的关键基因CHS和UFGT的转录水平。该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果实发育信息传递的分子机制,也为今后草莓的分子改良育种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葡萄霜霉病的广泛传播会对我国葡萄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科学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传播,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省(市)的葡萄栽培区采集编号为BS的霜霉菌菌株样品进行鉴定,之后以12个葡萄品种为寄主材料进行致病力试验。将霜霉菌株侵染葡萄后的表型划分为5类:易感病(A型)、感病(B型)、较感病(C型)、较抗病(D型)、抗病(E型)。结果表明,17份菌株的致病力程度多在A型到C型之间,具有欧亚种背景的葡萄品种对所有菌株均较感病,其中以紫甜无核和黑比诺最为感病(A型);3种砧木葡萄对其中12份菌株较为抗病,叶片侵染部位有超敏反应的坏死斑点,其中以砧木Kober 5BB最抗病(E型);具有欧美杂交背景的品种抗病性居中,其中以夏黑和阳光玫瑰较为抗病(D型)。为了验证该分级系统的可行性,挑选了E型葡萄品种砧木Kober 5BB和A型葡萄品种紫甜无核进行进一步的致病力测试和霜霉孢子囊形态观察,发现试验结果一致。该研究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葡萄抗病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不同砧穗组合对大棚寄接梨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翠冠和清香为寄接砧,分别嫁接秋荣、圆黄、雪青、翠冠、爱甘水和幸水6个砂梨品种,研究大棚栽培条件下不同砧穗组合对果实品质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翠冠作寄接砧的综合生产性能高于清香,表现为叶片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果形大,糖度高,在圆黄、幸水和秋荣上应用尤为突出.以翠冠为寄接砧,6个供试接穗品种都可以用作大棚栽培中的替代品种;以清香为寄接砧.宜选用翠冠、爱甘水、圆黄和雪青为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26.
利用基于RAPD标记的MCID法快速鉴定72个葡萄品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葡萄种质材料和品种的鉴定是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应用一种新的基于DNA分子标记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方法(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 MCID)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2个葡萄品种进行鉴定。【方法】通过增加引物长度以及严格筛选PCR退火温度优化的RAPD技术体系,从35个长度为11个碱基的引物中筛选出6个条带清晰且多态性高的引物,进一步对72个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获得DNA指纹,然后利用MCID法成功将将72个葡萄品种区分开来。【结果】利用这6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72个葡萄品种的MCID。该葡萄MCID很好地提供对其中某些品种进行鉴定所需要的引物以及需要参考的特征性谱带。【结论】到目前为止,MCID方法是实现利用DNA分子标记鉴定果树品种能力最好的有效途径。该研究所获得的MCID具有高操作性和实用参考性,对于葡萄种质资源研究、品种保护和品种纯度早期鉴定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7.
南京植梅历史及其主要赏梅景点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在南京已有3 000 a栽培历史,1982年南京市将其定为市花,在介绍南京栽植梅花历史的基础上,对南京梅花种植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8.
枳SPL9和SPL13全长cDNA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从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中克隆SBP类[SQUAMOSA(SQUA)promoter-binding-like]转录因子基因SPL9和SPL13全长,构建SPL9和SPL13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验证其是否具有核定位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其在枳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初步确定SPL9和SPL13在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RACE技术以枳花器官的cDNA为模板,克隆出SPL9和SPL13基因全长,分别命名Pt-SPL9和Pt-SPL13,大小分别是1519bp和1824bp,在GenBank的登录号分别是FJ502237和FJ502238;构建Pt-SPL9和Pt-SPL13亚细胞定位载体35S-GW-FJ502237/FJ502238-GFP,基因枪转化洋葱表皮细胞,暗培养24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利用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Pt-SPL9和Pt-SPL13在根、茎、叶、花序、花和果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t-SPL9和Pt-SPL13的cDNA序列中都有microRNA156的识别位点,Pt-SPL9与金鱼草、拟南芥和玉米SPL9的同源性分别为48.9%、42.5%和41.7%;Pt-SPL13与拟南芥SPL13、水稻的SPL16和玉米的TGA1同源性分别为40.8%、38.1%和35.8%。Pt-SPL9和Pt-SPL13与其它植物的SBP一样有着高度保守的序列,即SBP结构域和一个双向核定位信号KRXXXRRRK。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SPL9和Pt-SPL13均定位于细胞核中。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Pt-SPL9和Pt-SPL13在各个器官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Pt-SPL9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花和叶中的表达量次之,在根、花芽和幼果中的表达量最低;Pt-SPL13在幼果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茎和花芽中的表达量相当,其次为叶,在花和根中的表达量很低。【结论】转录因子Pt-SPL9和Pt-SPL13均具有核定位功能,Pt-SPL9和Pt-SPL13对枳的茎和果实的发育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适于葡萄不同组织RNA提取方法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CTAB法、改良CTAB法、Trizol法、SDS-苯酚法和改良SDS法5种RNA提取方法提取葡萄叶片、花序、茎尖、卷须和果实组织RNA的效果。并进一步从总RNA中分离出了高质量的低分子量RNA(LMWRNA),建立了葡萄LMWRNA提取的方法。改进后的改良SDS法能够克服果实中RNA提取难度大的问题,能够从果实中提取到质量和产量都很高的RNA。结果表明,改良SDS法适用于葡萄叶片、花序、茎尖、卷须组织中总RNA的提取,改进的改良SDS法是从果实中提得LMWRNA较佳选择。在总RNA提取的基础上建立的葡萄LMWRNA提取方法能够达到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1.3%琼脂糖凝胶和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核桃RAPD扩增产物检测的结果表明,5%聚丙烯酰胺凝胶对RAPD扩增产物的分离效果较1.3%琼脂糖凝胶好。根据两者的电泳结果构建了树状聚类图,聚类结果大致相同,两种电泳方法都能正确地反映出品种间的遗传关系。通过挑选20个片段进行克隆,发现20条序列都来自核桃基因组。其中,编码蛋白基因的序列为5条,占所克隆片段的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