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云烟99为材料,研究了蚯蚓粪施用量及其方式对烤烟土壤容重、土壤和烟叶钾营养以及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适合该地区土壤改良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烟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穴施和条施下,蚯蚓粪不同施用量均可降低土壤容重,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成熟期鲜烟叶和烘烤后烟叶钾含量,改善了农艺性状,增加了产量、产值以及中上等烟比例。以上效果以1500 kg/hm2和穴施方式( X2)最佳。因此,蚯蚓粪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以及钾营养,而且提高了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为陕南烟区通过施用蚯蚓粪改良土壤提供了最佳用量和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含量及其与SPAD值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叶绿素仪在判断烟叶成熟度中的应用,对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适熟、成熟至过熟,各部位烟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SPAD值显著降低。下部适熟、中部成熟、上部成熟采收烟叶的总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0.942、0.877,均达极显著正相关。下部和中部3个成熟度烟叶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均是在叶基部位达到显著正相关,上部适熟和过熟烟叶在叶基部达到显著正相关,成熟烟叶在叶中或叶基部位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上、中、下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叶基部为叶绿素仪测定的最佳部位,适熟、成熟、过熟,下部叶叶基部叶绿素仪的读数分别为22.8~32.1、19.7~22.8、13.5~17.2,中部叶读数分别为24.1~28.5、19.2~21.4、2.4~4.3,上部叶读数分别为36.2~47.5、18.3~23.1、2.2~3.8;使用叶绿素仪能较好地判断下部适熟或过熟档次烟叶,并能较好地判断上部和中部3个采收成熟档次的烟叶,其中对成熟烟叶的判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黑麦草和毛苕2种绿肥翻压后对烟田土壤容重、土壤和叶片中钾营养以及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绿肥翻压,改善钾营养,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绿肥翻压均能显著降低烟田土壤的容重,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田间鲜叶和烤后烟叶钾含量,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和产量及质量,综合分析以毛苕翻压优于黑麦草翻压。因此,毛苕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绿肥在陕南烟区示范推广,为改良烟田土壤、培肥地力、提升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烟草水肥耦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烟田水肥效应关系,水肥对烟草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不同水肥条件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水肥对烟田生态环境和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的影响以及水肥耦合模型等研究进展情况,指出今后烟草水肥耦合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渝东南烟区实施平衡施肥、改善土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采用 GPS 定位取样的方法对渝东南烟区典型性产烟县彭水县和武隆县的土壤 pH 分布特点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植烟土壤酸化严重,最适宜烟草生长的土壤 pH 5.5~6.5仅占36.36%;渝东南植烟土壤有效态元素含量差异明显,有效硼、有效钼含量极低,水溶性氯含量适宜,碱解氮、交换性镁含量适宜或丰富,有效磷、交换性钙含量差异较大,各级所占比例均衡;土壤 pH 与土壤有效磷、碱解氮、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于5.5<pH≤6.5土壤,pH≤4.5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较高,水溶性氯、有效锰、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重庆烟区烤烟主要理化指标的适宜区间,定点选取2015年重庆烟区典型产烟县彭水县的润溪、大垭、龙塘、郎溪、靛水以及武隆县的双河、土坎、巷口、仙女山等9个乡镇的149份C3F烤烟样品,综合评吸质量得分及质量档次评价,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所取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重庆烟区烟叶可划分为最优样品、优选样品和一般样品3类,其中,感官质量较好样品主要理化指标填充值适宜范围为2.6~3.2cm3/g,最优范围为2.6~2.8cm3/g;叶片长度适宜范围为55~65cm;平衡水分适宜范围为13.0%~14.5%,最优范围为13.5%~14.5%;叶面密度适宜范围为3.5~5.5mg/cm2,最优范围为3.5~4.0mg/cm2;烟碱含量适宜范围为1.6%~3.4%,最优范围为1.6%~2.6%;总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5%,最优范围为27%~35%;还原糖含量适宜范围为24%~32%,最优范围为27%~32%;总氮含量适宜范围为1.5%~2.4%,最优范围为1.5%~1.8%;全氯含量适宜范围为0.1%~0.3%;糖碱比适宜范围为6~16,最优范围为9~16。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生石灰施用量对烟草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石灰施用量对烟草生育期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生石灰施用量为1 500 kg/hm~2时,烟草长势最好,施用量1 125 kg/hm~2次之;施用量1 875 kg/hm~2时烟草长势较差,但优于对照。施用生石灰能够增加总糖、还原糖、烟叶钾、糖碱比、总氮、烟叶氯的含量,降低烟碱含量。生石灰的施用能够增加烤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提高评吸质量。[结论]施用生石灰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施用量以1 500 kg/hm~2较优。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陕南烟田适宜的土壤改良技术,采用生物炭与菜籽饼二元配比试验,研究其对土壤矿质养分及烟叶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菜籽饼均有利于提高土壤矿质养分含量,且以混合施用效果更显著。生物炭与菜籽饼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农艺性状,增加上、中部烟叶面积且随菜籽饼施用量的增加叶面积呈现增大的趋势。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产量与产值则随菜籽饼用量的增加表现出增大的趋势。生物炭和菜籽饼及二者交互对烤烟化学品质提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烤烟全氮、烟碱、钾及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烤后烟叶淀粉水平。综合分析,在陕西安康市旬阳地区推荐生物炭与菜籽饼配比为生物炭750 kg/hm2+菜籽饼7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比蚯蚓粪与酒糟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烟叶品质提升新途径,通过大田试验,设置蚯蚓粪与酒糟不同配比研究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陕南烟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设6个处理:CK(常规施肥);T1(蚯蚓粪生物肥2 400 kg/hm~2);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T3(蚯蚓粪生物肥1 200 kg/hm~2+酒糟1 200 kg/hm~2);T4(蚯蚓粪生物肥600 kg/hm~2+酒糟1 800 kg/hm~2);T5(酒糟2 400 kg/hm~2)。结果表明:蚯蚓粪与酒糟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升烟叶化学品质,其中以T2(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处理作用效果最佳。具体表现为:与CK相比,T2处理在圆顶期及成熟期烟叶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0.60%,14.86%,全钾含量分别提高46.37%,34.59%,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7.80%,32.50%;同时,T2处理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烤后化学品质各项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因此,在陕南烟区推荐使用蚯蚓粪生物肥1 800 kg/hm~2+酒糟600 kg/hm~2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