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1.
为原核表达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核(N)蛋白,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SVCV N蛋白基因(SVCV-N),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SVCV-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约47 ku,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被SVCV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92.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H、F和N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扩增CDVH、F和N基因的3对引物,经RT—PCR分别扩增获得了CDV小熊猫株(LP株)H、F和N基因,并对H、F及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CDV LP株属于强毒谱系,与CDV流行株的亲缘关系近.H基因含有较多潜在的糖基化位点.F和N基因相对比较保守。将CDV LP株H、F和N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栽体pVAX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CDV基因疫苗表达载体pVAXLPH、pVAXLPF、pVAXLPN,体外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用构建的3个表达质粒免疫小鼠,从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了抗CDV抗体.初步证实用CDVH、F和N基因作为核酸疫苗免疫动物,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3.
1个改进的DNA分子量标准物--pT13/Hind Ⅲ Marker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在对某些基因进行克隆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发现,重组质粒pT1和pT2等量混合,经Hind Ⅲ酶切后的电泳条带分布均匀,比较适合作为质粒DNA酶切鉴定的分子量标准物(Marker),并将其命名为pT12/Hind Ⅲ Marker[1].  相似文献   
94.
通过RT-PCR分别获得了狂犬病病毒强毒CVS株、DRV82株糖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及测序,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与犬用疫苗弱毒株ERA、SRV9、犬源性街毒株CGX及人用疫苗株PG的糖蛋白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上狂犬病病毒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3.1%~99.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0%~98.5%。经Jameson-Wolf抗原表位优势图分析,CVS株与其他各株相比发现在304位、372位抗原表位优势升高;而DRV82株与其它各株差异不明显。抗原优势变化可能导致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出现新的潜在抗原位点,为下一步构建不同毒株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重组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介导的植物生物反应器在本氏烟草中表达ASFV p30蛋白,并以表达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间接ELISA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依据ASFV SY-18株的CP204L(p30)基因序列,按照本氏烟草密码子的偏好性,对p30基因(231~536 bp)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人工合成及克隆,通过In-Fusion连接技术将扩增的p30基因插入到PVY基因组的P1和HC-Pro基因之间,构建PVY-p30重组病毒质粒,以摩擦的方式将质粒接种本氏烟草叶片,14 d后,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转录和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利用Ni-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本氏烟草中表达的p30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p30重组蛋白的纯化效果和反应原性,将纯化后的p30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ASF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构建的PVY-p30重组病毒能够系统性侵染本氏烟草;p30重组...  相似文献   
96.
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地预防和治疗,建立正确的诊断是最关键的前提。由于导致猪腹泻病的因素较多,许多养猪场的管理者只追求饲料中抗生素的预防效果,而对真正的发病原因并不进行全面地分析,  相似文献   
97.
拟构建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QS10株S1蛋白的重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并在本动物上进行初步的免疫学试验。通过RT-PCR获得S1基因,插入腺病毒表达系统穿梭质粒,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c-Ad5CMV-S1,转染293AD细胞获得表达S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PCR检测显示,S1基因已重组到腺病毒基因组;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该重组病毒在293AD细胞中真实表达了具有免疫反应性的IBV S1糖蛋白。重组病毒培养滴度可达到107 TCID50.mL-1。免疫接种SPF鸡后,通过ELISA检测,免疫鸡产生了针对IBV的特异性抗体。作者成功构建了表达IBV S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该重组病毒可在SPF鸡体内诱导产生IBV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98.
以2006~2012年本实验室狂犬病病毒分离株核蛋白基因完整核苷酸序列和GenBank收录的主要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系统发生树和比对病毒分离株相互间的同源性,对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涉及中国17个狂犬病主要流行省区的62个狂犬病病毒代表流行株,均为基因Ⅰ型,但在系统发生树上可分为i、ii、iii、iv、v共5个基因群,群内同源性91.4%~99.9%,群间同源性84.5%~90.1%.其中,i、ii群占国内新分离株的绝大多数,为2个主要流行基因群.i群遍布各主要流行省区,主要为来源于犬的分离株.ii群主要分布于南方省区,迄今分离到的多个鼬獾狂犬病病毒株在系统发生上也属于ii群.iii群仅见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两地,与东南亚国家狂犬病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7.7%.iv群的地区分布不规律,在中国东北、中原、东南和西部地区均有零星报道,分离株较少.v群近年来仅偶见于内蒙东北部及黑龙江省与俄接壤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韩国流行株同源性高达98.5%.综上,中国狂犬病流行以犬间传播为主,野生动物狂犬病的流行日益严重,东北和西南地区存在境外狂犬病传入.犬等动物种群免疫覆盖率低应是狂犬病持续传播的主因.  相似文献   
99.
2013年10月,我们针对辽宁省大连大部分貂场存在的青年貂因发生红白痢而死亡的问题,在部分貂场开展了流行病学研究。根据貂场饲养管理人员介绍,在每年的8—10月份,水貂发生一种以红白痢、部分貂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患病水貂临床上初期表现食欲不佳、厌食、精神状况不好、被毛粗乱,粪便呈白色,但大部分康复,其中,7%~8%的水貂后期粪便从白痢逐渐变为黄痢、红痢,脓样(胶胨样),继而出现黑色血便,口鼻苍白,最终死亡。但是成年貂相对症状较轻或不发病。本病在不同年龄水貂相互之间传播,貂群70%~80%的年轻貂感染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期不超过10d。  相似文献   
100.
用PCR方法扩增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 貉分离株(PV/貉/CC/1/86)的VP2蛋白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MD18-T,命名为pTCPV,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除发现300G→S突变外,还发现32G→D突变。然后将PV/貉/CC/1/86 VP2蛋白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的CMV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CPV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质粒pVCPV。pVCPV转染BHK-21细胞能够表达CPV VP2蛋白,所表达的CPV VP2蛋白能够与抗CPV的阳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用pVCPV免疫接种小鼠,用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抗CPV抗体阳性,但是没有检测到抗CPV HI抗体; pVCPV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原刺激均有明显的增殖。结果表明, pVCPV免疫接种小鼠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CP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