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281篇
  163篇
综合类   2015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383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19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动物的尾巴具有改变方向、控制升降、调整速度、支撑身体、防御、攻击、保温、示警、逃生和捕食等作用。鸟类的尾巴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身体的关键作用,但在进化过程中尾部却出现了缩短和融合现象,如中国的瓢鸡及智利的Araucana鸡。作者简述了近年来关于鸡无尾性状的解剖学研究成果,发现无尾鸡在胚胎发育HH19期(Hamburger和Humilton标准分期)就已经出现无尾现象,而在结构上无尾鸡缺乏尾脂腺、尾羽、镰羽、尾椎骨和尾综骨。同时作者分析了导致尾部体节停止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包括周期性表达基因的转录调控影响尾部延伸过程、后端化因子梯度诱导尾部形成、Hox基因影响体节特化过程及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的无尾现象等,从而提出了可能导致家禽无尾性状的胚胎发育时期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包括Irx1和Irx2基因、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Fgf信号通路、RA信号通路等。研究鸡无尾性状的分子机制不仅可深入了解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尾部发育机制,更有利于揭示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尾部缩短及融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72.
为促进喀什地区设施蔬菜生产,解决温室豇豆栽培中存在的品种单一、产量不高、商品性差等问题,从疆内外引进5个豇豆品种,通过调查观测,对不同豇豆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2个黑眉系列豇豆品种,适宜在喀什地区秋延迟温室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哈密瓜品种为宝丰蜜,棉花品种为新陆中45号,花生品种为豫花22号,洋葱(皮芽子)品种为博峰雪603,胡萝卜品种为新特级三红七寸。1.2试验地点试验在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六村一家农户地里进行,土壤为沙壤土,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哈密瓜。1.3试验设计试验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各1亩,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处理Ⅰ为哈密瓜单种(对照),处理Ⅱ为哈密瓜套种棉花,处理Ⅲ哈密瓜套种花生,处理Ⅳ为哈密瓜套种洋葱、处理Ⅴ为哈密瓜套种胡萝卜。  相似文献   
74.
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鸡生产的重要疾病,在秋冬季应尤为注意加强防范,减少该类疾病带来的危害,提升养鸡经济效益。本文从不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点做一阐述,意在提升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水平,促进养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性别对查吾拉地区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随机选取8岁健康的查吾拉牦牛10头,公母各半,对不同组别间牦牛进行屠宰试验比较肉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母牦牛屠宰率、净肉率、胴体率、骨肉比均高于公牦牛,但无统计学差异。肉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母牦牛肉中维生素A、E、B12、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钙、硒、脂肪酸含量高于公牦牛(P<0.05)。研究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富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可为人类提供优质健康的动物蛋白,具备作为优质牦牛肉源生产的潜力。相比较,母牦牛肉优于公牦牛。  相似文献   
76.
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达到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集中育肥和集中出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目标。同时,也能有效促进母羊实现一年两产或者两年三产的高效繁殖目标。  相似文献   
77.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牛养殖基地。牛的生长对经济效益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牛的养殖和疾病防治实效性会直接决定养殖的整体效益,在大规模养殖的情况下影响更加突出。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牛的养殖实效性,本文简要分析牛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8.
干旱区城市颗粒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以及超细颗粒物(PM_(1.0))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燕儿窝生态林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PM_(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环境因子数据,对干旱区城市森林内大气颗粒物浓度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颗粒物(PM_(10)、PM_(2.5)、PM_(1.0))的日变化较为相似,均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浅"V"形变化趋势。(2)3种颗粒物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冬春2季林地内浓度小于林地外,而夏秋2季林地内浓度大于林地外。(3)环境因子与3种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湿度、风速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9.
杨树叶锈病是危害杨树幼苗、成林及幼林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杨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叶片是主要受害部位,也可在芽和嫩枝上发生,症状的共同特点是在叶片上产生黄色粉状物。该病在阿勒泰地区2013年发病株率达到80%以上,为了控制该病的危害,在2012~2014年对该病的发生条件和防治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就杨树叶锈病分布与危害、病原菌种类、症状、发病规律、寄主种类和防控措施等做了论述,并就病害提出了防治建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