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28篇
  37篇
综合类   2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以新疆杨和沙林杨为对象,检测其在未受害和受害状态下树皮和木质部的生化物质含量或活性,从生化角度探讨2树种的抗虫机制。结果表明,未受害新疆杨树皮糖含量最高,受害沙林杨木质部糖含量最低;蛋白含量在受害新疆杨木质部最高,在未受害沙林杨木质部最低。在未受害情况下,沙林杨树皮中槲皮苷和白杨甙含量均高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而亚麻木酚素和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总酚含量高于在新疆杨木质部的含量。受害后,除单宁和类黄酮外,其他次生代谢物在沙林杨树皮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新疆杨木质部,白杨甙和总酚苷则相反。防御酶类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害沙林杨树皮中的SOD酶活性低于新疆杨中的活性,而PPO酶相反。受害后,沙林杨树皮中的PAL和木质部的PPO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在新疆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活性;沙林杨树皮中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在木质部的活性;POD酶在沙林杨受害树皮中的活性最高,在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在未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因此,沙林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POD和SOD酶与防御天牛危害有关,新疆杨受害木质部中的PAL和PPO酶升高与光肩星天牛的钻蛀有关。  相似文献   
22.
针对花榈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问题,基于花榈木在中国的188条地理分布记录和9个气候变量,于 SSP1-2.6、SSP2-4.5、SSP5-8.5 3种气候情景模式下,利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其当前和未来(2050s和2070s)的生态位进行模拟,研究影响花榈木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分析其在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迁移趋势。结果表明,当模型的特征组合(FC)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和阈值性,正则化乘数(RM)为2时,模型复杂度和过拟合程度较低,此时训练集的平均AUC和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954和0.004,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花榈木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我国东南部,核心分布区位于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及其周边区域。刀切法(Jackknife)表明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花榈木总体适生区分布相对稳定,核心适生区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稳定,于南北向中部迁移,尤以广东中部及江西中部收缩显著,这些迁移的核心适生区是花榈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3.
为解决三七收获过程中挖掘阻力过大问题,需深入研究挖掘铲三向阻力变化规律.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构建土壤有限元模型,建立挖掘铲力学模型,设计挖掘铲参数.运用LS-DYNA获取挖掘铲作用过程中三向阻力与土壤破碎形态开展土槽试验,以此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挖掘铲作业过程中X向阻力最大;Y向阻力与挖掘距离正相关;Z向阻力最小.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规律一致,相对误差8.91%,仿真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24.
湖北荆州某种鸡场孵化的2批雏鸡均在11日龄左右发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颈震颤、共济失调、跛脚等神经症状;解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主要病变在于脑部,眼观脑组织稀软如泥,病理切片可见脑组织中毛细血管充血,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现象;部分小血管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的管套现象;变性细胞周围出现卫星现象及噬神经元等典型的禽脑脊髓炎病理变化。禽脑脊髓炎免疫琼扩试验被检血清于24 h后出现明显沉淀线,进一步确诊该病例为禽脑脊髓炎。同时,通过细菌分离、染色及生化"爆乳"试验,确认该病例雏鸡继发魏氏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25.
鳕碎肉酶解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文婷  张凯  孙谧 《水产科学》2007,26(4):207-209
通过测定鳕碎肉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从海洋蛋白酶YS-894、海洋蛋白酶YS-80、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筛选出海洋蛋白酶YS-894作为酶解鳕碎肉制备具有较高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水解酶;用正交试验L9(34)对该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优化,并确定了水解的最佳肉水比。最终工艺条件为40℃、酶解45 m in、pH 9.0、酶解质量分数0.25%、底物∶水=1∶3的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清除率为68.88%。  相似文献   
26.
2009年,寿光桂河芹菜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寿光菜农在继承传统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寿光桂河芹菜的高效栽培技术。文章对寿光桂河芹菜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
曹婷 《现代园艺》2014,(10):17-19
笔者于2013年7月参与了"全国百名农学博士老区行"活动,该活动也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五型创建"团学工作体系中重点支持的品牌活动。通过对石笋山实地调研,以"农业开发旅游,以旅游带动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立体旅游,展示在土地流转下农民生活与工作多样性的尝试,提出将男石笋山、女石笋山、333.33hm2红心猕猴桃园、观赏园艺花卉、游钓休闲渔业等组合起来,形成立体化旅游。形成景点文化,中国情山旅游节与红心猕猴桃的营销结合将成为重庆市永川区旅游品牌。在此背景下,当地土地流转后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人文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马海婷  陈瑶 《现代园艺》2014,(20):101-101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因此,对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进行规范合理地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而对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在设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9.
对若尔盖野生地榆的实生代在成都地区的生物学、生态学表现进行观察,同时与原产地野生地榆的生长状况作比较,发现其在成都地区比原产地生长周期长、花期长、植株高。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简介了其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物物源,基于粒度参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采用粒度端元分析并与潜在源区对比,结合常量元素法进行了多角度探究。结果表明:黄河北岸沉积物粒度较南岸粗,两岸沉积物粒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粒度空间分布差异结合风沙活动、地形特征,可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黄河北岸为南岸沉积物的上风向源区之一; 就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沙漠南缘与祁连山区常量元素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与沙漠腹地差异较大。提取4个端元,多角度分析表明端元1(峰值粒径范围是30~50 μm)为全由祁连山北麓风成沙所组成的沉积体,端元2(100~120 μm)主要由沿黄北岸风成沙和黄河二次搬运所组成。端元3(170~250 μm和15~25 μm)为沿黄以北就地起沙,端元4(300~600 μm和10~20 μm)由黄河搬运沉积物所组成。综上,可认为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区沙物质主要是由黄河、沿黄以北和祁连山北麓所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