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氮肥水平和合理密度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了更好的指导‘蜀优217’的生产应用,于2016、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开展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为‘蜀优217’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A4B2(氮肥180 kg/hm~2,栽植密度14.31穴/m~2)产量达到10.92 t/hm~2,比产量最低处理A1B1的9.78 t/hm~2增产1.19 t/hm~2,增幅12.21%。此外,产量较高的组合有A4B1(氮肥180 kg/hm~2,栽植密度20穴/m~2)、A3B2(氮肥150 kg/hm~2,栽植密度14.31穴/m~2)。氮肥水平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互作不显著。足穗、大穗、较高的结实率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蜀优217’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高产栽培时,适宜的氮肥水平为150~180 kg/hm~2,适宜的栽植密度为14.31穴/m~2,可以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2.
合理施用氮肥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为促进蜀优217的推广,笔者于2016-2017年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开展了不同氮肥用量与尿素类型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以集成蜀优217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尿素类型及其互作均极显著影响蜀优217产量。水稻产量未能与氮肥施用量同步增加,不同类型尿素处理间水稻产量差异明显,施用腐植酸尿素在低氮水平也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因此,在蜀优217生产上,可选择腐植酸尿素,以纯氮8 kg/667 m2、底肥∶蘖肥∶穗肥=6∶2∶2的运筹方式,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23.
覆膜时期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侧沟播种植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旱作增产技术,可显著改善土壤水温生态条件。以油菜品种“川油36号”为研究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时期(播种期、苗期、抽薹期、初花期、花末期) 覆膜对膜侧沟播栽培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侧沟播栽培可以有效提高油菜叶绿素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油菜群体茎枝配置,但随覆膜时间的减少,油菜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和千粒重升高,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降低。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栽培油菜增产4.40%~26.18%,油菜籽粒中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增加0.18%~2.48%,芥酸和硫甙含量降低0.21%~12.65%。膜侧沟播栽培不仅能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籽粒品质,而且在生育前期覆膜更有利于形成高产、高品质的油菜植株。  相似文献   
24.
直播方式的深入研究对提高集约化种植水稻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比较了旱直播(湿厢管理)与湿润直播(浅水厢管理)2种直播模式下,播种量为0.5kg/667m~2(T_1)、0.75kg/667m~2(T_2)、1.0kg/667m~2(T_3)、1.25kg/667m~2(T_4)、1.5kg/667m~2(T_5)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播种模式下,水稻均在播种量为T_4(1.25kg/667m~2)、T_5(1.5kg/667m~2)时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得出,T_4(1.25kg/667m~2)、T_5(1.5kg/667m~2)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其较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穗实粒数。在考虑种子成本的前提下,可将T_4(1.25kg/667m~2)播种量作为以高产为导向的最佳方式,对高产水稻播种方式的多样化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5.
26.
种子是一种特殊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种子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高度重视.我国的种子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经历了从以行政区划为依据的分散布局到以市场、资源、人才、信息优势为依据的企业和行业整合,现正快速发展,日趋规范.  相似文献   
27.
冈优系列组合在我省的杂交稻栽培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冈优系列组合Fl代种子本身的特性,在催芽时应当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