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对苏州某梅花鹿场 1头猝死梅花鹿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在死亡鹿体内分离到 1株G+ 、无芽孢、有荚膜、粗大正直的杆菌。通过肠内容物毒素中和试验和多重PCR方法证明所分离到的细菌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证实A型产气荚膜梭菌为引起此例梅花鹿猝死症的病原  相似文献   
32.
沙门氏菌的基因分型和指纹图谱分析及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文其乙综述焦新安,张如宽审校(江苏农学院畜禽传染病实验室)沙门氏菌菌株的鉴定通常借助于生化反应和血清学试验,以确定所调查菌株的生化血清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已应用于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33.
34.
直接ELISA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从已获得的4株沙门氏菌属特异杂交瘤单克隆抗体中,筛选出CB8和De7两株单抗相合成酶标检测试剂,并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直接ELISA方法,它能检出沙门氏菌属99%的菌株,而不与其他肠道杆菌反应(包括大肠杆菌,阴沟杆菌,产气杆菌,志贺氏菌,枸椽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和沙雷氏菌)。应用本方法检测粪样,鱼粉,奶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100%和97.6%,仅出现2.4%的假阳性率,该法不受各要  相似文献   
35.
40例鸡沙门氏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3~6月,我们在某县兽医院禽病门诊室,见有不少病死鸡的肝脏肿大,呈古铜色(紫红色),间或有点状灰白色坏死灶。多数病死鸡在3周龄以上。从发病年龄和病变看,象鸡伤寒或副伤寒,难以区别,当地兽医都认为是鸡伤寒。为此,我们采集了40例病死鸡肝脏,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日龄和主要病变 40例病死鸡中,7至20日龄6例。肝脏肿大,条纹状出血,表面见有坏死灶,肺或心肌上有坏死结节,部分鸡卵黄吸收不良,腹  相似文献   
36.
参考已发表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pUCH7为模板,经PCR扩增出一条1.7kb的HA全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一)中,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小量制备重组质粒pcDNA-HA,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COS-1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其体外表达情况。结果表明H7亚型AIV HA在COS-1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用该重组质粒pcDNA-HA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实验证实该H7亚型AIV HA在小鼠体内也得到了良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7.
免疫鸡群感染新城疫强毒后的排毒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经过2次新城疫(ND)基础免疫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在60日龄时分别用F48E8、Texas、Hert33ND强毒和Lasota弱毒经口腔接种0.25mL/只,12h后采取泄殖腔棉拭,利用ND强毒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排毒的动态监测,并在攻毒前期、中期、后期测定各试验组SPF鸡的HI效价。试验第3天开始排毒,20d结束,其间在6~7d和11~13d出现2次排毒高峰。HI抗体在初期先是降低1个滴度,后期开始升高而且离散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8.
禽大肠杆菌病免疫保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禽病原性大肠杆菌O18、O78分离株制成超声波裂解铝佐剂灭活苗免疫14日龄鸡,以相同或不同外膜蛋白型(Outer membrane protein pattern,OMP型)的O18、O78分离株攻毒。结果表明:O78血清相同和不同OMP型分离株间能获得最大保护;O18血清型相同OMP型分离株间获得最大保护,而不同OMP型分离株间不能保护;上述两个血清型的分离株间不论OMP型是否相同,均缺乏保护。以间接ELISA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测定了试验鸡临攻毒前针对大肠杆菌OMPs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抗体。结果表明:免疫组鸡血清上述两种抗体明显高于攻毒对照组;在免疫组,存活鸡临攻毒前血清中上述两种抗体滴度恒高于死亡鸡,但除3个组外,多数组差异不显著。攻毒对照组这一关系不稳定。结果说明:禽大肠杆菌疫苗的免疫保护,主要与O血清型有关,部分与OMP型有关,如O18分离株,免疫保护性抗原含OMPs,LPS等多个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39.
新城疫单抗酶联免疫试剂盒的完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步研制的新城疫 (ND)单抗酶联免疫 (EL ISA)试剂盒进行了完善。以 2 .5 m g/ L 的抗 NDV腹水单抗 M2 2 包被酶标板 ,4 % FCS- PBS溶液为阴性对照 ,聚乙二醇 (PEG 10 0 0 0 )浓缩 L a Sota病毒液为阳性对照 ,P/ N≥ 2 .5为临诊样品阳性判定标准 ,对纯化的新城疫病毒 (NDV)蛋白的检出限为 2 μg/ L。用该试剂盒跟踪监测免疫鸡群中个体感染ND强毒后排毒动态 ,并平行测定血凝抑制 (HI)抗体。跟踪采集 2免疫鸡群泄殖腔棉拭和血液一一对应样品 2 317份 ,2实验鸡群棉拭样品 36 30份 ,血液样品 14 4 0份。结果表明 ,HI效价在 2~ 14之间的个体均可检出强毒 ,但 HI在 6以下的个体检出率最高 ,而排毒个体的高水平抗体是强毒感染刺激所致。个体感染强毒后一般排毒 1~ 3周 ,其中 HI抗体水平低者排毒时间相对较长 ;个体在感染后 3~ 6 d和 11~ 14 d出现 2个排毒高峰。强毒一旦侵入鸡群便可在群内巡回传播 ,长期维持下来。 HI抗体在感染初期先下降 ,然后迅速上升 ,且感染前低者上升速度较快 ,幅度亦较大  相似文献   
40.
H9N2亚型A型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型流感病毒能引起各种鸟类、低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疾病。禽流感(AI)自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发现至今,由于候鸟的迁徙和国际间贸易的日益频繁,使得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香港禽流感”表明,AI已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流感病毒(IV)血清亚型繁多,自从1966年Homme等人首次报道从火鸡中分离出H9N2亚型A型IV以来、陆续从鸡、野鸡、鸭、鸽子和鹌鹑中分离到该亚型AIV。除禽和人以外,还从其它动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