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云南省油菜钾肥产量效应及其利用率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生物学特性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零水平为对照,设置9个钾肥用量水平,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油菜产区组织3次重复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联合大田试验。[结果]云南油菜适量施用钾肥能够提高籽粒产量,钾肥用量为150-180kgK2O/hm2时,油菜产量可达到3983-4151kg,比K0对照增产4.7%-9.1%,并在K165处理处出现产量峰值;每施用K2O1kg,可增加油菜籽粒产量559kg,纯利润达到1229元/hm2,产投比达到1:1.95,钾肥偏生产力达到31.32kg/kgK2O,钾肥农学利用率达到3.7kg/kgK2O;施钾可促使油菜健壮生长,具有增果实、增粒、促进籽粒充实的作用。[结论]云南油菜钾肥高产高效生产的适宜推荐范围为150-180kg K2O/hm2。但综合考虑产量和效益等因素,云南省适宜K2O施用量在73.9kg/hm2左右,陇川、玉龙和临翔产区及条件类似产区应适当增加到100kg/hm2左右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文豆1号”大豆200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该品系为近有限结荚习性,冬播生育期在130~140天之间,株高55~60厘米,茎秆粗壮,生长势强,株型为中间型,主茎12~15节,分枝3~5个,单株有效荚30~50个,平均荚粒数2.3粒。百粒重17~20克。叶卵圆形、绿色,紫花,  相似文献   
13.
文和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202-203
本文分析了油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国内外和文山州油菜生产现状、文山州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在文山州大力发展油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制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山州地区玉米间套种大豆技术的研究,总结出玉米间套种大豆"玉米-大豆-大豆"的三熟制栽培技术模式。在该种植模式下,玉米平均产量457.1公斤/亩,间套种大豆二熟合计平均产量154.2公斤/亩,综合产值1 993.6元/亩,而净种玉米平均产量为490.4公斤/亩,产值为980.8元/亩,玉米间套种大豆三熟模式比净种玉米增收1 012.8元,增103.3%。该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文山州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文山州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相当部分耕地属石漠化地区,表现为保水保肥力低,改良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状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为探寻有效改良石漠化地区耕地性状的途径,本研究选用生物腐植酸肥,设计4个梯度水平,与习惯性施用化肥对比,检验施用腐植酸肥料后土壤中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油菜单株产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各养分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初步分析影响耕地性状的原因,同时确定油菜的最佳腐植酸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腐植酸肥料和习惯性施用化肥后,土壤中N、P、K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提高,相关分析显示,当施用腐植酸肥50 kg/hm~2时,水解性氮、速效钾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相关,而施用腐植酸肥100 kg/hm~2时,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单株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说明本腐植酸肥在油菜上的最佳施肥水平为50~1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