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小鼠体内发育的囊胚、扩张囊胚和从1-细胞期取出在CZB培养液中培养的囊胚、扩张囊胚的染色体相对长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各号染色体相对长度出现显著性差异的同时,发现体外培养的比体内发育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短;体外CZB培养的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过氧化氢,发育至囊胚、扩张囊胚阶段,制作胚胎标本,观察胚胎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过氧化氢组比对照组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短。说明经过氧化氢处理之后存活下来的胚胎染色体相对长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2.
43.
双语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在阐述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以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繁殖学课程为例,通过双语教学来加强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并采用多媒体课件来形象生动地加以展现,进而在知识面、外语、计算机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复合型畜牧人才,并且建立英文原著、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三结合的崭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4.
45.
为研究输卵管上皮细胞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质量及胚胎对共培养细胞活力和基因转录量的影响,探索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促进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机理,建立纯化的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系并对合子进行共培养,用DCHFDA测定胚胎内部的H2 O2含量,以MTT法测定输卵管上皮细胞活力,用RT-PCR检测CAT及GPX的转录状况.结果表明:1)共培养能够提高2-细胞早期、4-细胞期胚胎发育率(0.951 3% VS 0.903 3%,0.857 6% VS0.700 5%,P<0.05)和囊胚发育率(0.537 9% VS 0.573 3%,P>0.05);2)2-细胞早期胚胎内部的H2 O2含量显著降低(0.047 9 VS 0.068 2,P<0.05);3)Ⅰ和Ⅱ型阻滞胚胎的比例降低(0.158 3% VS 0.192 6%,0.213 3% VS0.433 9%,P>0.05),Ⅲ型阻滞胚胎的比例提高(0.621 6% VS 0.373 3%,P<0.05);4)共培养细胞活性上升(0.216 7 VS0.195 7,P>0.05);5)CAT及GPX的转录量增加(1.202 0 VS0.984 9,1.310 1 VS 0.998 3,P>0.05).结果显示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通过增强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利用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降低胚胎细胞内部的活性氧,提高胚胎质量,促进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延边奶山羊羔羊超数排卵及体外成熟进行研究.[方法]以延边奶山羊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超排方案对羔羊卵泡发育的影响,比较了羔羊超排处理后与成年母羊卵巢内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结果]延边奶山羊的最佳超排方案为CIDR+PMSG 800 IU注射1次+FSH(加拿大)20 IU/次,间隔12 h注射6次;宁波产FSH超排效果不稳定,卵泡回收率低.成年母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母羔羊超排卵母细胞.[结论]该研究为建立延边奶山羊JIVET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选用不同代数的黑熊成纤维细胞(3~6、7~9、10~12代)构建异种重构胚,筛选出最佳供体细胞代数,根据卵裂率、多细胞胚发育率、囊胚率评价黑熊成纤维细胞质量.结果表明,7~9代组与3~6代组、10~12代组卵裂率、多细胞胚发育率差异显著,3~6代组和10~12代组差异不显著,3组囊胚率差异均不显著.说明7~9代黑熊成纤维细胞为最佳供体细胞代数,且异种重构胚发育率最高.  相似文献   
48.
极体中的染色体是一个在体细胞核移植中常被忽视的问题.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产生两个极体,即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存在极体中的染色体与残留在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潜能,完全有能力参与胚胎的发育,并产生正常的克隆后代.因此,很有必要对极体进行研究,从而为细胞生物学以及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9.
通过研究温度和不同分级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其特异性抑制剂乌苯苷的敏感浓度,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Na/K ATP酶做初步探究,为进一步研究Na/K ATP酶活性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相关性打下良好基础.结果表明,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活性在50℃达到最大值,在反应温度低于或高于50℃时酶的活性均降低,且在高于50℃时酶活急剧降低.乌苯苷浓度在2 mmol/L时孤雌卵母细胞完全停止卵裂.A级卵母细胞,裸卵和过成熟卵母细胞三者的Na/K ATP酶活性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但裸卵的Na/K ATP酶活性在数值上略高于其它两组.因此,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其活力能够被2 mmol/L乌苯苷完全抑制,不同质量卵母细胞的Na/K ATP酶活性中,裸卵的Na/K ATP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究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体外成熟培养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在体外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10、20、50、100μmol/L RSG,统计第一极体(PBⅠ)排出率,确定RSG最适浓度。根据RSG最适浓度筛选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卵母细胞内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组织蛋白酶B(CB)、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MP)及囊胚内总细胞数(Hoechst 33342)和细胞凋亡比率(TUNNEL);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囊胚内抗氧化相关基因(Sod-2、Gpx-3和Cat)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Bcl-xl)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μmol/L RSG可显著提高小鼠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卵裂率及囊胚率(P<0.05);卵母细胞内ROS和CB水平均显著降低,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囊胚内总细胞数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比率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S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