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园艺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对牛大力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种子质量及检验、包装、标识、贮藏、运输和档案记录等方面进行规定,明确各个生产过程的最优方法和指标,以规范牛大力种子的生产,为提高牛大力种子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为指导原则,对广西田七松树林下种植的栽培物种、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要求和档案记录进行了规定,为提高广西田七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对木薯若干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提高木薯抗旱能力的化学调控技术.以GR911品种作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500mg/L和1000mg/L多效唑(PP333)溶液,结果表明:PP333显著提高木薯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脯氨酸(prol.)的含量,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从而证明,叶面喷施PP333可以有效提高木薯适应干旱逆境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钩藤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ABT)、不同年份插条、不同扦插基质对钩藤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A和ABT处理插条最佳浓度为200 mg/L和l000 mg/L,成活率分别为53%和50%,IBA处理对钩藤的插条生根作用不明显,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二年生的插条扦插效果最好,扦插成活率达43%;壤土为扦插基质最有利于插条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IBA和CC对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本研究.共分3组处理:①50mg/L IBA浸种;②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③50mg/L IBA浸种+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④CK为清水.结果表明:处理①能促进苗期根系发达,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处理①、②、③都能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Chla/Chlb和Chl/Car比值和Pn,其有效程度顺序为IBA+CC>CC>IBA>CK.各组处理都使Fv/Fm和Fv/Fo比值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这对提高Pn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世鑫  马小军  施力军  柯芳 《种子》2007,26(11):3-5
目的:通过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的特性研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通过磨破种皮、浸种、光照、温度和贮存等不同条件的处理,观察各处理种子发芽数,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经过沙磨破种皮 45℃热水浸种,在25℃的恒温下催芽,蔓性千斤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10℃低温贮存能保持蔓性千斤拔种子的活性;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蔓性千斤拔最佳采收期及根部总黄酮含量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蔓性千斤拔[Moghania philippinensis(Merr.Et Rolfe)Li.]的最佳采收期及根部总黄酮含量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L_9(3~4)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蔓性千斤拔在次年10月总黄酮含量最高;在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2次、提取温度100℃时,根部总黄酮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钩藤组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快速获得整齐一致钩藤苗的方法。[方法]以钩藤当年生枝条和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0.2 mg/L+NAA0.1 mg/L+IBA0.2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2.0 mg/L+活性炭0.03%。[结论]该研究可为钩藤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药园钩藤2号’是从32份野生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种质资源中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新品种,性状表现稳定,产量高,3年生单株药材平均产量185 g。钩藤碱含量高,干药材钩藤碱含量0.1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