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查禁"瘦肉精"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禁"瘦肉精"是当前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查处"瘦肉精"中体制、标准、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立法、制标、检测、监控、宣传、保障等体系的建设,彻底铲除"瘦肉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兽药生产企业已全面通过GMP验收,兽药科技创新成为后GMP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此形势下江苏省提出了“建设兽药强省”工作思路。针对当前江苏乃至全国兽药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探索,就如何充分利用本省科研优势和GMP建设形成的基础设施优势,在政府投入引导机制、合作创新开发机制和企业内研发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时勇 《当代农业》2001,(5):28-28
最近,在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少数养殖户为了谋取私利,不顺公众利益,在饲料中添加所谓“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致使人因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残留的猪肉而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此事已引起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秋天,某粮管所分批引进600只绿头野鸭试养。因饲喂过期的猪饲料,至3、4周时,鸭群发现有软瘫、消瘦而零星死亡的现象。病程共13天,累计死亡260只,死亡率23.3%,分析病原和治疗诊断为肉鸭硒缺乏症。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猪肉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要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台湾奶牛乳房炎防治对策时勇(江苏省农林厅)目前台湾奶牛总头数为91900头,其中泌乳牛为57700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约5.8亿元新台币。在过去一、二十年中,台湾农政单位先后编列大笔预算,举办了许多乳房炎的调查、研究与推广计划,来协助酪农有效地做好...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常用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的诱捕效果,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天牛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2019年6—8月期间,通过在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疫区松林内悬挂装有APF-Ⅰ型诱芯、ZL-Ⅰ型诱芯和F-2型诱芯3种常见诱芯的诱捕器,并定期收集诱捕器内的天牛,对其种类及数量进行统计,来比较不同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ZL-Ⅰ型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比例(95.28%)和总诱捕量(1211头)均高于其他供试诱芯,且诱捕到的成虫雌雄比为1:3.59,证实ZL-Ⅰ型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专一性和诱捕能力均较强,且对雄成虫的诱捕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8.
时勇  黄焱 《畜牧与兽医》2002,34(8):10-12
“瘦肉精”已直接影响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 ,被农业部列为药物残留中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查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力图从立法、标准、检测体系、质量管理、舆论和投入等方面取得突破 ,以查禁打绝“瘦肉精”。  相似文献   
19.
云杉花墨天牛是我国中温带地区携带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研究其生物防治技术对于我国中温带地区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目前花绒寄甲是防治我国南方地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有效天敌,但还未见用于防治云杉花墨天牛,为探讨该天敌防治云杉花墨天牛的可能性,本研究分别在室内和林间测定了花绒寄甲对云杉花墨天牛的控制效果。在室内利用直接接种的方式将花绒寄甲幼虫接到不同虫态的云杉花墨天牛上,并模拟自然情况,以不同的益害比将该天敌的卵释放在含有云杉花墨天牛的木段上,观察该天敌的最佳寄生时期并明确最佳益害比。在林间全自然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益害比,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有云杉花墨天牛为害的木段上,观察其自然控制情况。结果发现:室内直接接种试验,花绒寄甲幼虫在云杉花墨天牛蛹上平均寄生数量为3.10头/天牛蛹,平均寄生率为86.00%,平均存活率为57.79%。在幼虫上平均寄生数量为0.54头/天牛幼虫,平均寄生率为30.00%,平均存活率为13.92%。在室内将花绒寄甲卵释放到被云杉花墨天牛侵入的木段上,益害比为10: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2.59%,校正死亡率最高为40.71%。在林间将花绒寄甲卵卡释放到木段上时,益害比为4:1时平均寄生率最高为47.68%,与益害比为2:1时(45.51%)差异不显著;当益害比为10:1时天牛平均校正死亡率最高为74.15%,高于益害比为2:1时(43.79%),但差异不显著,且寄甲平均寄生率为33.38%,低于益害比为2:1时。结果证实,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幼虫对云杉花墨天牛蛹的寄生效果优于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因此蛹期是最佳防治时期;室内和野外防治试验均显示花绒寄甲可用于云杉花墨天牛防治;在野外利用花绒寄甲卵防治时,选择益害比为2:1时效果和经济性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辽宁抚顺松材线虫传播媒介——云杉花墨天牛的危害特性,为科学防治、特别是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砍伐被云杉花墨天牛危害的红松疫木,从基部将其锯成长度为1 m的木段。剥开树皮记录侵入孔的数量,随后解剖木段,记录幼虫数量,同时测量木段的直径和含水量。分析侵入孔数量和幼虫数量与树干高度之间的关系,建立幼虫数量与树干直径和含水率的关系模型。【结果】云杉花墨天牛侵入孔主要分布在树干高度1~7 m范围内,6~7 m范围内的树干上侵入孔数量最多(平均为67.72个·m-1),与0~1 m和9~10 m范围内的侵入孔数量差异显著;在7~13 m范围内随树干高度的增高侵入孔数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高度7 m以下的部分,3~4 m范围内的树干内幼虫数量最多(平均为38.29头·m-1);在树干高度9 m以上时幼虫数量较少(平均为11.50头·m-1)。在1~7 m范围内每米间幼虫数量差异不显著,但与9~13 m各米间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幼虫数量和木段直径的关系符合模型y=0.358 7x+6.115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