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6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70篇
  59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明确钾素对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本试验利用长江流域2019年7月份自然高温条件,选用4个抽穗期在7月下旬的早熟中粳型水稻材料,测定其在K0(K2O 0 kg·hm-2)和K1(K2O 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的结实率。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水稻结实率,胁迫程度因水稻材料不同而异,且水稻结实率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施用钾肥可以有效缓解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的胁迫,缓解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选用耐高温水稻品种配合抽穗扬花期前15 d补施钾肥可有效降低高温胁迫对水稻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2.
小麦安全生产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嘉兴市是浙江省小麦主产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浙江省的48%,提高嘉兴市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障浙江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2006—2020年嘉兴市小麦生产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了现阶段嘉兴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未来嘉兴市小麦生产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提升嘉兴市小麦生产发展水平和保障粮食安全供给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3.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性三大病害之一。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我国稻区大面积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稻纹枯病抗性资源的发掘、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简单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危害以及病原菌的分类与特性,对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机制、抗性种质资源的鉴定、抗性QTL定位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水稻纹枯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水稻纹枯病抗性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4.
花绒寄甲是寄生天牛的重要林木天敌昆虫,为了解花绒寄甲在林间的寄生防治效果,通过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来寄生松褐天牛,根据松褐天牛被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研究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2019年校正虫口减退率平均值为46.20%,寄生率高于50%的占66.7%;2020年防治效果为 33.18%,寄生率为 34.91%,由此可见,释放花绒寄甲对松林松褐天牛防治效果较明显,寄生情况良好,治理区域内松褐天牛数量有所减少,对松褐天牛危害区具有较好的种群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初始物料不同碳氮比(C/N)芒果树修剪枝在堆肥过程中腐殖化程度的影响,为芒果园清洁生产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四川攀枝花仁和区芒果产业园基地,以修剪下来的含高C/N和难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芒果树枝树叶为原料,设T20(C/N=20)、T25(C/N=25)和T30(C/N=为30)处理,以C/N=63.63为对照(CK),测定堆肥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各处理堆肥理化性质的各项指标并未随着物料C/N的增加而呈线性变化。堆肥的pH和电导率(EC)均在堆肥腐熟标准的正常范围内,CK的pH整体低于其他3个处理,T25处理的EC整体低于其余3个处理。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7.54%、32.21%、12.87%和8.75%。胡敏酸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富里酸含量整体变化规律为降低、升高再降低。T20和T25处理的高温期持续时间(5和8 d)和种子发芽指数指标(GI)(0.89和0.93)均达堆肥腐熟要求。从终点C/N与初始C/N的比值(T值)和腐殖化指数2个指标来看,仅T25处理达腐熟要求,T30处理和CK的高温期持续时间均为4 d,T值为0.84和0.73,均不满足T≤0.60的腐熟标准。GI为0.75和0.76,未达到GI>0.85的腐熟要求;腐殖化指数分别为0.85和1.25,T30处理并不满足腐殖化指数不低于1.00的腐熟标准。【结论】当初始物料C/N=25时,对有机质和纤维素降解、堆体高温累积、种子GI增加有促进作用,可缩短堆肥周期,堆肥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园作业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准地确定果实的位置,还需要对苹果的生长方向进行精准检测,这样才能够实现机械爪规划出仿人式采摘的抓取方式,实现果实的高效采摘。【方法】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Openpose的方法,实现了对自然生长状态下果实生长方向的精准检测。改进方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选是通过ShuffleNet V2和CA注意力机制相融合的方式替换原VGG19结构,降低主干的参数量,然后是结合单个苹果关键点的特征对该模型进行了去除部分PAF分支的优化改进策略。【结果】 改进后的Openpose在各个指标上,全面超过了原Openpose,其运行速度是改进前的6.56倍,对于mAP、mAP-s、mAP-b、AP50和AP75这些参数,分别增长9.18%、8.50%、11.56%、1.67%和6.35%,并且在各项指标上超越了AlphaPose和CFA算法。【结论】 经过对Openpose模型改进前后的对比和现有算法对比,证明了该文算法在自然场景下对果实生长方向检测的优越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寻各种乳酸菌在黑枸杞汁中的发酵能力和特性,选取新鲜黑枸杞汁,采用巴氏杀菌法灭菌,接种于不同乳酸菌进行发酵,对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成活数、pH值、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感官评测等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种乳酸菌能在黑枸杞汁中良好生长,活菌数均突破10~8CFU/mL;发酵48 h后,4种乳酸菌发酵的黑枸杞汁的pH值均低于3.5。与未经发酵的黑枸杞汁相比,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的黑枸杞汁中花青素含量与黄酮含量提升最大,其中花青素提升了33.84%、黄酮提升了68.82%;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的总酚含量提升最多,提升了61.25%;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升最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提升了163.50%、羟自由基清除率提升了59.44%;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黑枸杞汁有着最强的DPPH自由基去除能力,清除率为89%。经乳酸菌发酵后的黑枸杞汁口感上佳,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发酵能力要强于其他3种乳酸菌。该研究结果可为黑枸杞汁的益生菌发酵和益生菌果汁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凤丹种子是否存在抑制萌发的物质,以新成熟的凤丹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分别提取种皮和胚乳浸提液,研究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胚乳浸提液能显著抑制白菜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种皮浸提液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主要起到延缓幼苗生长的作用;凤丹胚乳浸提液显著抑制了白菜幼苗的POD和CAT酶活性,间接影响SOD酶活性.可见,凤丹种子中确实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抑制物,这些物质很可能是造成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为创制新的两系不育系,并将其应用于强优势杂交水稻品种培育,综合利用花培和诱变技术培育了粳稻两系不育系江79S。取培矮64S/粳稻H179的F1幼穗,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获得一个粳型光温敏不育系S79;后采用高能碳离子束处理S79干种子,在其后代中选育了一个熟期突变体GS79(江79S),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始穗表现不同,分别较S79早7 d左右和迟5 d左右。观察江79S的育性转换特性,发现其在嘉兴种植时,每年9月8日左右开始出现可育花粉并开始结实;在陵水种植时,植株正常结实且结实率达80%以上。人工气候箱光温敏特性鉴定结果表明,江79S在长日照条件下育性转换温度低于23.5℃。稻米品质和抗性鉴定结果为江79S米质达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部颁三级优质米标准,苗叶期抗稻瘟病。对江79S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其携带源自农垦58S的光敏不育基因pms1和pms3,且含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21、PiaPid3和Pita,与其高抗苗瘟的特性相一致。以江79S配制的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江两优7901通过了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研究结果为综合运用花培和辐照诱变技术培育新两系不育系材料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0.
任思瑞  李道亮  周鸿媛  郭婷  张宇昊  马良 《核农学报》2022,36(10):2019-2026
为探究链格孢酚单甲醚(AME)和链格孢酚(AOH)这两种二苯-α-吡喃酮类链格孢霉毒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及机理,本研究模拟血液生理pH值,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3D荧光光谱以及圆二色光谱等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ME和AOH与HSA相互作用均发生了静态猝灭,具有较高亲和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ΔS<0)结合形成1:1复合物,互作过程中这两种类毒素破坏了人血清白蛋白中稳定二级结构的氢键网络,使蛋白二级结构展开,且AME和AOH使人血清白蛋白中的α-螺旋结构含量从48.93%分别减少至39.41%和44.01%,并使色氨酸残基极性降低、疏水性增加,但酪氨酸残基极性变化不大,即结合位点可能位于色氨酸残基所在的空腔(即结合位点I);AME对HSA的猝灭程度、猝灭常数(Ksv)及结合常数(Ka)均大于AOH,结合距离也更小(rAME=2.56 nmAOH=2.60 nm)。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二苯-α-吡喃酮类链格孢霉毒素的毒代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完善丰富其毒理学相关资料,以及进行风险评估和在食品中限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