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对柑橘溃疡病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化学药剂,通过室内平皿菌落计数法,检测了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5种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毒力测定表明: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噻菌铜悬浮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对柑橘溃疡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265.71、93.86、162.89、127.61、38.62μg/mL。根据EC50值分析,72%农用硫酸链霉素对柑橘溃疡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最强,20%噻菌铜悬浮剂次之,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最差,其抑制作用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20%噻菌铜悬浮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70%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42.
一株拮抗辣椒炭疽病菌的放线菌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辣椒炭疽病,采用土壤稀释法从云南等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00多株菌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实验以及抑菌谱检测,筛选对辣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的放线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100多株放线菌中,有10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以18号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稀释10倍抑菌率达到68.2%。通过培养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放线菌为华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其16S rDNA在GenBank的注册号为JX293177。  相似文献   
43.
辣椒疫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近年来 ,辣椒疫病在我国不少地区为害严重 ,重病田死秧率达 30 %~ 10 0 % ,成为我国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如何采取高效的防治方法减轻其危害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辣椒疫病防治的主要成就 ,并展望今后辣椒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44.
四种拮抗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因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菌丝体生长抑制法检验了 4种拮抗细菌S 1 1、S 1 3、S 1 4和S 1 8的不同细胞组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作用。初步结果表明 :菌株S 1 8对水稻纹枯病菌起抑制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脂多糖 (LPS) ;菌株S 1 1对水稻纹枯病菌起抑制作用的物质主要是胞外蛋白。而S 1 3和S 1 4的抑菌成分尚未明了  相似文献   
45.
为了更好地保护极度濒危的普氏原羚物种,选择非损伤性样品-粪便作为研究材料,选用10对非洲糜羚微卫星引物和10对绵羊微卫星引物作为筛选普氏原羚基因组DNA微卫星位点的引物.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PCR的扩增产物.结果发现20对引物中有8对引物在普氏原羚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多态性位点.通过等位基因数目和等位基因频率对这8个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多态性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这8个位点在39个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的基因杂合度介于0.71~0.84,平均杂合度为0.78;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79~0.6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3;有效等住基因数介于3.40~6.0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98,这表明所筛选到的8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研究普氏原羚粪便样品中均为中高度多态性基因座,具有比较明显的遗传变异,完全适合普氏原羚各种分子遗传分析.因此试验应用这8对多态性引物对39个粪便样品的个体进行识别.发现这39个粪便样品来自35个不同的个体.  相似文献   
46.
[目的]明确柑橘砂皮病不同发病等级及喷施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M-23后柑橘叶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揭示生防菌防治柑橘砂皮病的叶际微生物学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柑橘砂皮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对照区和喷施生防菌区2个区域,喷施生防菌区分别在2019年3月中旬柑橘春梢长2~3 cm、4月中旬、谢花2/3、果实蚕豆大小和果实乒乓球大小时喷施M-23菌株发酵液,喷药液量3 L/株;同时对照区喷施等量的灭菌NB液体培养基,在最后一次喷施生防菌15 d后进行防效调查.采集喷施生防菌区柑橘叶片(R4处理,病情等级0级)和未喷施生防菌区不同发病等级的柑橘叶片(R1、R2和R3处理,病情等级分别为0、5和9级),使用FastDNA?Spin Kit for Soil试剂盒提取柑橘叶片叶际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MiseqTM高通量平台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生防菌M-23对柑橘砂皮病的防治效果达74.02%.高通量测序共获得571091条序列,单一样品序列数17833~96147条,在97%的相似水平下进行生物信息统计分析聚类后获得2932个OTUs.4个处理的OTUs数量分别为1944、1545、1205和607个,表现为R1>R2>R3>R4.在门水平的组成上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组成.变形菌门是优势菌门,在R1、R2、R3和R4处理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1.84%、87.93%、86.80%和68.82%.对照区的叶际微生物多样性与发病等级成反比;喷施生防菌后柑橘叶片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得到明显增加,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达33.41%.[结论]喷施生防菌M-23能有效防治柑橘砂皮病.M-23菌株能在柑橘叶片上定殖和增殖,改善叶际细菌群落结构,提升有益菌的比例,使病情指数降低,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7.
柑桔砂皮病是柑桔上一种重要病害,通过查阅了近年来与柑桔砂皮病有关的文献,对柑桔砂皮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疫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土传病害,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药剂是防治黄瓜疫霉病的主要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了丁子香酚和嘧肽霉素对黄瓜疫霉菌,以及丁子香酚对黄瓜疫霉菌和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对于黄瓜疫霉菌,丁子香酚的效果优于嘧肽霉素,EC50值分别为0.622 3和20.673 9 mg/L.而在使用丁子香酚的情况下,对稻瘟病菌的防治效果又好于对黄瓜疫霉菌,其EC50值为0.469 7 mg/L.  相似文献   
49.
为了筛选出能够提高植物产量并可减轻病害发生的转光农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对转光农膜覆盖和普通农膜覆盖下莴苣的生长和霜霉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些转光农膜能促进莴苣生长并提高产量,但未发现转光农膜对莴苣霜霉病具有防治作用.与普通农膜相比,转光农膜RB9903-2、RB9901、RB9902和RB9904覆盖...  相似文献   
50.
2014年5月,株洲市园林绿化局发现株洲市王家坪桥体绿化植物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出现枝条枯死的现象。为了明确枝条枯死成因,通过调查、对比试验,排除因栽培管理等原因造成迎春花枯死。经过病原菌分离、柯赫氏法则,结合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证实引起株洲市王家坪桥体绿化植物迎春花枯死是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害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