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76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46篇
  88篇
综合类   567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991.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科研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财政拨款已不是科研单位唯一的资金来源,科研项目的争取引入了竞争机制,科技开发已成为单位创收的主渠道,合理举债已成为筹措科技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科研、开发资金形式的多样化,要求财务管理的职能从经费的领拨、报销和监督的传统作法,转变为参与经营决策、筹集科研开发资金、进行资金的分配与管理等多项财务活动。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科技开发经济活动的财务制度势在必行。1 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相似文献   
992.
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论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内容,目标和对策。对指导当前进行的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作为一种新型、方便的报告标记,来自多管水母属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相对于其他报告蛋白(如β-半乳糖苷酶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在原位、实时动态研究中具有很多优越性,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就GFP的特性及其在农作物研究中应用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开发出小麦籽粒PPO活性的分子标记,并对新标记的应用进行研究,为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一条由小麦2D染色体上PPO基因编码的mRNA序列(GenBank:AY515506)设计引物,对7个高PPO活性和7个低PPO活性小麦品种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有差异的引物,对130份小麦品种资源进行检测,验证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并利用一套中国春缺体、四体及双端体对STS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位于小麦2A染色体上的PPO基因分子标记(PPO18),对新开发的标记在小麦低PPO活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在AY515506的不同位置共设计了8对引物,其中一对引物(STS01)在高、低PPO活性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该引物在7个低PPO活性的材料中能扩增出560 bp的目标片段,在7个高PPO活性的材料中没有扩增出目标片段,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及双端体最终将该标记定位在2D染色体长臂上。利用该标记检测130份小麦品种,结果表明有75个品种可以扩增出560 bp的目标片段,其PPO活性均值为221.08 A475/(min•g•103);55个品种没有扩增出目标片段,PPO活性均值为309.98 A475/(min•g•103),方差分析表明两者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利用STS01和PPO18共同检测后发现,130份品种中,有37个品种的双标记扩增均表现出高活性带型(H1H2),这些品种PPO活性的均值为337.82 A475/(min•g•103),显著高于其它几种扩增带型品种的PPO活性均值(P<0.01)。32个双标记扩增均表现为低活性带型(L1L2)的小麦品种PPO活性值普遍较低,可作为改良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候选亲本。【结论】STS01是一个位于小麦2D染色体长臂上PPO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在小麦PPO活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以本地野生蒌蒿、蒌蒿云南种群和蒌蒿安徽种群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蒌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蒌蒿云南种群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蒌蒿安徽种群;本地野生蒌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996.
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一般取0-1之间,在具体分析时,如何确定它的值呢.本文通过计算机处理,展示出分辨系数的取值时预测结果有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钙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概述了盐胁迫下外源钙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钙可抑制活性氧物质的生成、保护细胞质膜的结构、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性。而且细胞内的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传递胁迫信号,调节植物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红壤旱地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产量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严重制约了红壤旱地的开发利用。为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红壤旱地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者于2004年7—10月对红壤旱地玉米进行了不同覆盖方式效益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种植有利于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为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产增收;特别是秸秆覆盖,在高温干旱季节可以降低土壤温度0.9 ℃,提高土壤含水量0.36 %~1.96 %,使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其抗旱效果更佳。而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含水量0.59 %~2.94 %,提高0 cm土壤温度2.8℃,但温度过高不利于玉米生长,再加上地膜消耗,增产增收效应不明显,因此,地膜覆盖在高温的夏季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999.
1987年,蒋佩兰等曾研究不同种植方式玉米田玉米害虫及其天敌与产量关系。1998年又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红壤旱地上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早玉米田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和数量组成研究,现报告如下:1研究方法1.1材料供试品种:玉米为登海一号,大豆为余江农家品种,绿豆为南昌农家品种。1.2方法试验设4个处理:①玉米间大豆,②玉米间大豆同穴,③玉米间绿豆,④玉米清种。重复2次,随机排列。4月11日播种,7月4日成熟收获。吐丝期开始调查五米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和数量,每小区按5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进行累计。2结果与分析从表1可知,玉米…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延长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使用年限的探讨——异地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特别是具有Pm8抗性基因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