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从水稻机械化栽插角度,农机农艺融合,研究与水稻种植机械化直接相关的秧龄、株距、播种量、秧盘形式和秧爪结构五因素,通过L12(3×24)四因素两水平和一因素三水平的混合型正交试验,以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为衡量指标,得出与水稻机械化栽插相关五因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秧龄、株距和播种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别显著,秧盘形式和插秧机秧爪结构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高农户储粮品质,以农户常规储藏籼稻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式彩钢仓(组合仓)和聚乙烯塑料仓(PE仓)两种储粮装置对籼稻储藏的重量损失和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组合仓,PE仓储粮能降低籼稻谷的虫蚀粒率、水分含量、霉粒率的变化,能有效延缓籼稻谷的脂肪酸值、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的劣变;储藏一年后,PE仓储粮平均损失率仅为0.20%,而组合仓储粮平均损失率为2.43%,PE仓储粮不仅能延缓籼稻谷品质的劣变,还能降低储粮损失率,为农户选择合适的储粮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和棉花的产量,随着地膜的连年使用,棉田残膜含量不断增加,已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棉花的种植和产量。PE地膜被替代前,机械化回收是解决残膜污染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残膜回收机械的起膜装置、拾膜装置、脱膜装置、集膜装置、清杂装置等方面介绍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分析棉田残膜回收机械的应用情况,存在耕层残膜回收率低、膜杂分离效率低、作业部件适应性不强、作业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残膜、秸秆、土壤的特性和生产实际,提出研发全耕层地膜回收机具、改进膜杂分离装置、创新作业部件仿形技术、提高智能监控水平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桑园宜机性差,现有除草机械难以适应,普遍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的现状,设计一种轻简型桑园电动除草机,详细介绍机具整机结构和动力系统、除草轮、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选配,并以除草率和电耗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除草效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除草机操控轻便,可以在桑园中灵活作业和转移;除草机作业的最佳参数组合为除草轮转速200 r/min、除草深度20 mm、行走速度0.2 m/s,此条件下除草率不低于85%,电耗不高于2 W·h/m,作业效率大于300 m~2/h,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立足四川茶园,深入村、镇调研四川茶园管理方式、管理栽培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现有茶园管理机械等,分析了四川茶园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四川茶园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原创研发的机插秧栽插密度田间测试装置和4行步进插秧机组成的试验系统装置,在泥脚深度23~30cm,水层深度3~11cm的冬水田里进行了田间机械化无载荷栽插试验、模拟满载荷栽插试验和实际插秧正交试验,研究了冬水田机插秧的秧苗株距和标定秧爪株距的关系,种植密度和理论密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冬水田的泥脚深度、水层深度、秧苗株距对田间栽插密度的影响特别显著,插秧机的驱动轮、水稻的品种对田间栽插密度看不出影响.在泥脚深度23~30cm的冬水田,当水层深度大于7cm时,机插秧栽插密度随机性较大,种植密度差异高达35.1%,不能保证种植密度和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四川省茶园总面积已超过23.92万hm2,居全国第二,产值居全国第四,其中家庭型茶园达到90%以上。在茶园机械化管理方面,家庭型茶园多在修剪环节使用机械,几乎不机耕或仅有少量旋耕机作业,导致茶园土层板结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甚至影响到茶叶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上的农田耕作机动力不足、宽度偏大和浅旋耕作,无法满足家庭型茶园的深松耕作需求。因此,课题组以四川省洪雅县、雅安名山区和峨眉山市三大产茶大县的1.52.0 m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四川桑园施肥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秉持机艺融合,研制一款桑园偏置式施肥机。该机主要由履带底盘、传动装置、液压调深装置、螺旋刀具和排肥装置等部件组成,作业时肥料通过排肥器排至地面,在螺旋刀具的搅拌作用下与土壤混合并被覆盖。结合桑园施肥农艺要求,确定施肥机螺旋刀具、液压调深装置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以刀具转速、排肥速率、行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肥料覆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对肥料覆盖率的影响显著性大小的因素依次为刀具转速、行走速度、排肥速率。优化后的最佳参数组合为刀具转速320 r/min、排肥速率57 g/m、行进速度0.32 km/h,此时理论肥料覆盖率为88.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组合参数条件下,肥料覆盖率为88%,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优化值吻合度较好,可有效指导实际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机型的优化设计和作业参数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0前言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能够根据作物对水分和肥料的实际需求进行定时定量供给,是现代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1-3]之一。当前,水肥一体化灌溉的水源多来自湖泊、水渠、人工蓄水池等,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在实际生产中管网堵塞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深泥脚田的泥脚深度30cm以上、田面积水层深浅不一致,以及土壤的硬底层较深、表层土壤流变性大、剪切应力小和运动阻力大等特点,设计研制了一种适应深泥脚田的SNJ2行插秧机,并在田间进行了机插秧试验,对SNJ2行插秧机的秧苗栽插质量(包括漂秧率、漏插率、伤秧率)、插秧效率和产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