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农学   44篇
  20篇
综合类   159篇
畜牧兽医   2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秦巴山区黄牛群体的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秦巴山区西镇牛、赤崖牛、陨巴牛和宣汉牛4个黄牛(Bos taurus)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蜀宣花牛和郏县红牛作对照,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6个黄牛品种的289头黄牛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及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遗传距离,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黄牛品种在12个微卫星位点共发现11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001 6~0.517 3,总群体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87 7~7.132 6;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5192~0.895 3;平均杂合度为0.667 2~0.724 1.群体间发现特有等位基因11个,基因频率为0.008 1~0.381 6;优势等位基因(P>0.4) 19个,基因频率为0.403 2~0.820 0;共有等位基因41个,占全部等位基因的37.27%,仅有13个共有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P>0.4),占37.71%.群体间Nei's遗传一致度为0.596 5~0.840 8,标准遗传距离(Ds)为0.173 5~0.524 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黄牛品种聚为3类,陨巴牛与宣汉牛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同西镇牛聚在一类;赤崖牛与郏县红牛聚为一类;蜀宣花牛自成一类.研究结果表明,12对微卫星标记可用于秦巴山区黄牛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秦巴山区各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选育程度不同,4个黄牛品种虽然地理分布格局相近,自然环境相似,但亲缘关系并非相近,应为来源不同的品种.因此,西镇牛、赤崖牛、陨巴牛和宣汉牛不宜合并为1个品种.本研究所揭示的秦巴山区黄牛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及亲缘关系,为研究品种的遗传共适应特点,预测杂交优势,制定育种战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明Cdc42蛋白在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及分布规律,并且研究抑制Cdc42活性对于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收集体外成熟不同时间(0-24 h)的牛卵母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Cdc42蛋白在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Cdc42蛋白在牛卵母细胞中的分布及定位情况。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Cdc42基因(GenBank登录号:NM_001046332.1)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并在正向和反向引物的末端分别加上Kpn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用PCR的方法扩增牛Cdc42基因的CDS区,将PCR产物和pMD19T载体连接得到野生型的克隆载体pMD19T-Cdc42WT。用定点突变引物以pMD19T-Cdc42WT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得到Cdc42的显性负性突变体Cdc42T17N的克隆载体pMD19T-Cdc42T17N。将pMD19T-Cdc42WT和pMD19T-Cdc42T17N分别酶切后,将Cdc42WT(775 bp)和Cdc42T17N(775 bp)片段分别连接到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区域,得到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c42WT和pcDNA3.1(+)-Cdc42T17N。用体外转录的方法分别得到Cdc42WT和Cdc42T17N的cRNA,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相应的cRNA分别注入到牛GV期卵母细胞质内,检测其成熟率的变化。【结果】①Cdc42蛋白分别在牛卵母细胞中成熟培养0、4、8、12、16、20以及24 h时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其分布规律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发生着动态的变化:Cdc42蛋白在卵母细胞皮质区域集中分布的模式在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母细胞中很少出现,而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Ⅰ,MⅠ)卵母细胞中出现得最多也最为明显;Cdc42蛋白在染色体附近的皮质富集的现象开始出现于前中期(pro-metaphase Ⅰ,pMⅠ),并且出现频率从pMⅠ期到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 Ⅱ,MⅡ)逐渐增多;Cdc42蛋白和纺锤体重叠定位的现象在第1次减数分裂后期(anaphase Ⅰ,AⅠ)到末期(telophaseⅠ,TⅠ)的卵母细胞中占有有很高比例,而到MⅡ期时这种现象又很少出现。②从牛卵母细胞的总cDNA中扩增Cdc42基因得到785 bp的片段,构建的牛Cdc42的野生型及其显性负性突变体的克隆载体pMD19T-Cdc42WT和pMD19T-Cdc42T17N经酶切鉴定和以及测序比对后,符合预期结果,即成功克隆了牛野生型Cdc42基因并得到其显性负性突变体Cdc42T17N;③构建的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pcDNA3.1(+)-Cdc42WT和pcDNA3.1(+)-Cdc42T17N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比对,符合预期结果,经过体外转录均得到一个3079 bases和987 bases的RNA片段,符合预期结果,即成功构建了相应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的cRNA;④与正常成熟培养组和注射Cdc42WTcRNA的牛卵母细胞相比,注射Cdc42T17NcRNA的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卵母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Cdc42蛋白,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dc42可以在卵母细胞的皮质以及纺锤体的位置发挥作用,而且正常的Cdc42活性是牛卵母细胞完成成熟过程并排出第一极体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63.
以"一种用于畜禽粪便发酵的装置"为对象,阐述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功能,并对其发酵特点、发酵过程、发酵效果评价及等进行综述,为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编者按:"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举世震惊!为此本刊曾特邀行业知名专家做了全面的探讨,并对奶业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这场风波到目前基本上尘埃落定,我们衷心希望我国奶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65.
我国的肉牛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已来,肉牛业经历了一个讯速飞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6.
就中国的肉牛产业,David Crosby最近刊登在(2009年2/3月)上的文章引述美国农业部的观点认为,尽管目前全球正经历着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中国牛肉产业在2009年仍将会有2个百分点的增长,牛肉产量预计在640万t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牛肉占到中国肉业产量总数的9%.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把犊牛腹泻病归纳为营养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乳伤泄泻、湿热泄泻和脾虚泄泻等类型.并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论述,以期对实际生产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8.
三鹿奶粉事件的深层原因 这次事件的原因.在微观上,有供应环节能漏洞,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原因,在宏观上,有我们的产业组织不合理的地方,一是中国的乳品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厂商过多,产业的组织化过程不高,奶农和企业没有利益链接机制,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69.
黄曲霉毒素危害、检测方法及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曲霉毒素(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论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以及薄层色谱(TLC)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酶联免疫(ELISA)检测法和放射免疫(RIA)检测法等检测方法,并对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针对现有奶牛日粮诊断过程中只考虑日粮营养组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局限性,本文首次提出了将奶牛日粮营养组分与营养代谢性病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并以此结果对日粮配方优化设计。基于web2.0技术,采用JSP+Tomcat+MySQL架构,建立了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奶牛日粮诊断系统。该系统先进实用,能有效地解决奶牛日粮配方针对性不强、难以规避奶牛营养性疾病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