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由于人类的活动,内陆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内陆水体中生物秩序在某些水体中已经失衡,鱼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笔者在此作以浅析,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验了利用富营养化的水环境,培养轮叶黑藻,利用轮叶黑藻培育池三个月内可供饵33.6kg/m。。经102天的饲养,草鱼种出池规格平均200g/尾;鲤鱼种规格500g/尾;花鲢200g/尾。在饲养池内饲养出373kg/亩秋片鱼种。培育饵料池与鱼饲养池比利为1:3。  相似文献   
13.
浅水湖泊接纳处理后的废水,能产生丰富的动物性饵料。这与废水中丰富的有机质和浅水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繁茂为水体提供充足氧气有直接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富来泡沉水植物最高产氧量2.5mg/h.g;每kg水草中附着生物可达1~3g,可自然蓄养摇蚊幼虫10~20g。黄颡鱼是食小型动物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从鱼苗到一夏龄(约100d)尾重增到50~100g。水草密度适宜,没有产生光饥饿现象,溶解氧(DO)始终在4mg/L以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提高和养殖面积的扩大,内陆自然水域富营养化问题也日趋严重。为解决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北方网箱养鱼小生境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越冬池融冰后发生的鱼病呈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笔者自1999年~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对鱼类春片鱼种造成危害比较严重的鱼病按病灶部位归结起来有三大类,即鲤鱼出血病、原虫性鳃病和竖鳞病。一、鲤鱼出血病1.症状: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此鱼运输成活率低。2.判断:(1)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充血发红,解剖时病鱼体内冒出血水,内脏有淤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2…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在黑龙江省安达市氧化泡2^#越冬池进行移植菹草对鱼类安全越冬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透明度增加了58cm,达到170cm;溶解氧(DO)增加了2.4mg/L,达10.3mg/L;鱼类安全越冬成活率在80%以上.越冬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异型碘孢虫(Myxobolnsdispar Thelohan)极丝逸出及开壳内因是孢子成熟;外因是中性或偏碱性水。在水中开壳率最高,水浸孢囊142小时,压片观察4小时开壳率达90%以上。碱性溶液(4%KOH,10%Na_2Co_3)中次之。醋酸能抑制成熟孢子逸出极丝及开壳。观察发现孢子壳裂开于相对极囊孔的方向上,逐渐开口变大,两瓣壳分离后原生质团不做活泼运动,而是在水中自身颤动。用鱼体粘液刺激仍没有呈变形虫状运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精养水面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养殖鱼类疾病日趋严重,但目前防治鱼病的方法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忽略了采用生态预防鱼病的方法和措施,这是应该引起各级水产部门和养殖单位、养鱼户重视和注意的问题。所谓生态预防鱼病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从创造一个有利于鱼类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及养殖方法入手的综合防病措施。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因为这种预防鱼病方法是结合生产进行的,所以应用简便,成本低,不受污染,没有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