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2篇
园艺   3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41.
为了探索黄河上游地区日光温室节水控氮对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运移规律的影响,以不同施氮量和灌水量为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处理方式,通过在西芹不同生长阶段、0~160cm土壤剖面获取土壤氮素的动态变化信息,以评价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规律和硝态氮的淋溶情况。试验表明:在耕层土壤(0~60cm)内全氮质量分数变化较大且规律明显;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在整个生长周期内呈规律性明显变化,且土壤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变化与灌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与施氮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关系,节水控氮能够有效减轻土壤中上层中(0~60cm)硝态氮淋洗,降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有效减轻对农田周围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索宁夏旱作区域露地瓜菜套作栽培适应性效果,进行了西瓜+辣椒,西瓜+洋葱,西瓜+三叶草3种套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套作对西瓜产量、品质影响不显著,但对西瓜发病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同时套作蔬菜具有一定产量和效益,因此露地西瓜间套作栽培在宁夏旱作区域极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3.
以16个花椰菜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比较了16个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及产量,以筛选出适宜宁夏南部山区露地栽培的花椰菜优质品种。结果表明:"洁雅"和"富贵宝塔"2个品种的667m2产量分别为3 967kg和2 923kg,"洁雅"的总糖含量为27.7g·kg~(-1),"富贵宝塔"的维生素C为612mg·kg~(-1),"洁雅"和"富贵宝塔"抗黑斑病率分别为97%和90%,抗立枯病率均为100%,生长势强,抗旱性强,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它品种,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越夏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4.
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在韭菜种植过程中以经验为主的"大水漫灌"灌溉方式是极其浪费水资源的,因此建立合理灌溉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以"富韭10号""寿光独根红"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韭菜品种处理,分别为"富韭10号"(F)和"寿光独根红"(S),副区为灌水量处理,每667 m~2每次分别为30(T1)、40(T2)、50(T3)、60(T4)、70(T5)、80(T6)m~3,灌水6次。研究了灌水量对2种韭菜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外置保温被塑料拱棚越冬茬韭菜合理灌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灌水量额度不断增加,2种韭菜株高、假茎粗、叶长、叶宽、叶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在一定灌水量范围内(60m~3)随灌水量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当灌水量超过60m~3时,各生长指标呈现缓慢增加或不增加趋势。在第1次测产中,T1、T2、T3处理较产量最高的T5(T6)平均降低了43.61%、35.7%、8.38%,说明2种韭菜根系贮藏营养能力相一致。2种韭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在亏缺灌溉条件下(T1、T2、T3)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种韭菜严重亏缺灌溉(T1)较充分灌溉(T5)处理含量降低超过20%,与灌水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75。2种韭菜各处理粗纤维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其与灌水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2种韭菜铁元素含量随灌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且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82。根据灌水量对韭菜产量、品质及生长指标的测定分析得出,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外置保温被塑料拱棚越冬茬韭菜生产时,春夏秋3季建议灌水6次,每667m~2每次灌水70m~3。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索长白山茖葱在宁夏的驯化栽培过程中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吉林省安图县长白山区的野生茖葱种苗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密度和颜色的遮阳网遮荫处理(T1,黑色遮阳网,6针,85%遮光;T2,黑色遮阳网,4针,70%遮光;T3,蓝色遮阳网,4针,70%遮光;T4,绿色遮阳网,4针,70%遮光;T5,黑色遮阳网,2针,30%遮光),以不遮荫为对照,监测不同遮荫条件下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光照强度以及对茖葱的物候期、生长及光合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规格的遮阳网,遮荫程度黑色绿色蓝色;遮荫程度高,展叶期及地上枯萎期相对延后,T1处理比CK展叶期延后7d左右,地上枯萎期延后15d左右;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茖葱的生长时期越长,株高和假茎粗也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不遮荫或遮荫较低的处理生长时期短同时植株较矮,假茎粗变细;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蒸腾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强,光合性能T1T2T4T3T5CK;遮荫有利于茖葱食用部分的增加,T1处理茖葱单株地上鲜质量最大为2.68g,其次是T2处理的2.56g,CK最小为2.30g。银川地区的茖葱驯化栽培以遮光率为85%的遮荫程度最适宜茖葱生长。  相似文献   
46.
应用5种颜色棚膜(紫色P,蓝色B、绿色G、黄色Y、红色R),研究不同光谱特征条件下拱棚光照度、温度、韭菜生长指标及品质产量等指标,比较分析得出:紫色棚膜的特征曲线(P)与自然光的特征曲线(S)在可见光范围内(380~780 nm)相似度较高。紫色棚膜内部的温度(P)值一直高于其他颜色棚膜处理的温度。5种颜色棚膜处理的韭菜株高增长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P值(2.52 cm/d)> Y值(2.01 cm/d)> G值(1.90 cm/d)> R值(1.80 cm/d)> B值(1.37 cm/d)。紫色棚膜处理叶片鲜质量积累3茬平均速率为 277.60 mg/d,紫色棚膜处理韭菜叶片干质量积累平均速率(P)值最高,达到22.42 mg/d,其他处理依次为Y值 18.47 mg/d,R值17.68 mg/d,G值15.63 mg/d,B值10.79 mg/d。紫色棚膜处理假茎鲜质量的积累平均速率(P)值最高,达到106.52 mg/d,其次为Y值77.71 mg/d,G值74.62 mg/d,R值69.87 mg/d,B值60.22 mg/d。3茬平均韭菜假茎干质量积累速率中, P值最高,为8.17 mg/d, R值最低,仅为4.07 mg/d。3茬韭菜根鲜质量积累平均速率为P值(119.84 mg/d)>Y值(117.89 mg/d)>R值(102.28 mg/d)>G值(98.99 mg/d)>B值(72.36 mg/d)。3茬韭菜根干质量积累平均速率方面,P值(50.98 mg/d)> R值 (38.81 mg/d)>G值(37.59 mg/d)Y值(37.18 mg/d)> B值(24.43 mg/d)。绿色棚膜处理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G)值最高,为23.95 mg/g,红色棚膜处理(R)值次之,为23.28 mg/g;黄色棚膜处理叶片中可滴定酸含量的(Y)值最高,达到2.75 mg/g,紫色棚膜处理的P(值)为2.55 mg/g,各处理叶片和假茎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极大,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是假茎中的7~14倍。紫色棚膜处理3茬韭菜总产量最高为103.95 t/hm2,其他处理依次为:Y值(88.84 t/hm2)> R值(82.99 t/hm2)> G值(82.27 t/hm2)>B值(68.36 t/hm2)。通过不同光谱特征条件下光照度、温度、韭菜生长指标及品质产量等综合评价得出:在西北地区冬季拱棚韭菜生产过程中,紫色棚膜的应用更有利于韭菜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47.
课题组结合"旱作区域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设施园艺高效节水优新技术集成与示范"近4年的试验、研究,得出适于旱作区域的槽式温室早春厚皮甜瓜—越夏绿肥还田—秋延后西芹周年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并总结归纳该栽培技术,以利于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环境数据采集器"温室娃娃"对装配式韭菜专用拱棚和竹板拱棚(对照)的结构及极端低温条件下内部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装配式韭菜专用拱棚棚内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及空气湿度方面明显优于竹板拱棚。因此该装配式拱棚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的广大地区均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49.
以12个设施专用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干旱风沙区设施内早春适应性栽培比较。结果表明:综合产量、品质、抗性等指标,"德尔99"、"博耐13"可作为今后宁夏干旱风沙区设施早春茬黄瓜优势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50.
根域容积限制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不同容积规格的塑料花盆栽培矮生观赏番茄"红珍珠",探讨根域容积对矮生观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容积不同,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差异显著,其株高、茎粗、植株干鲜重及根系活力均随着花盆变小先增高后降低,果实结果期到成熟期,T3处理株高涨幅最大,为29.6%,T2处理茎粗涨幅最大为41.48%;果实成熟期的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结果期,结果期T4处理根系活力最强,达57.17μg·g-1·h-1;随花盆的容积变小,矮生番茄蒸腾速率(Tr)逐渐增加,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均先增加后降低,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为T4处理最高,T1处理最低;净光合速率(Pn)则T2处理最强。随花盆容积变小,番茄的单株产量先增加后减少,T3处理最高为181.24g,T5处理最低为124.6g;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增高。综合以上分析得出T2、T3处理花盆容积较适合矮生观赏番茄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