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科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0 毫秒
21.
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海量图像数据,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识别玉米植株病害准确率较低,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中的常用算法被广泛用于处理机器视觉问题,能自动识别和提取图像特征。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增强与迁移学习相结合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玉米植株病害模型。该算法首先通过数据增强方法增加数据,以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准确率;再构建基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该模型的训练方式,提取病害图片特征,加速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降低网络的过拟合程度;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从农田采集的玉米病害图片,进行玉米病害的精确识别。识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数据增强与迁移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对玉米主要病害(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黑穗病及瘤黑粉病)的平均识别准确度达96.6%,和单一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精度提高了25.6%,处理每张图片时间为0.28s,比传统神经网络缩短了将近10倍。本算法的精确度和训练速度上比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有明显提高,为玉米等农作物植株病害的识别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基于锤片式饲料粉碎机的工作状况,研究了物料颗粒在气固两相流中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得到物料颗粒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微分方程和位移方程;使用 MATLAB 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物料颗粒理论运动轨迹;使用高速摄影机对分离流道内部分颗粒进行跟踪拍摄,并对物料颗粒理论模型运动轨迹与真实运动轨迹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以上内容进一步研究宏观物料运动、颗粒分布及分离装置结构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3.
针对新型锤片式粉碎机的粉碎效率很高但分离效率与粉碎效率相比偏低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新型锤片式粉碎机分离装置内部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在回料管不同负压情况下分离装置内物料浓度分布状况。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回料管内负压是影响粉碎机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找出了负压大小与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新型锤片式粉碎机回料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总结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教学经验,阐述程序设计课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5.
本文就农业院校中的非农学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积极探索农业院校中非农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使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能在相同学科专业中体现其独有的办学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6.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GIS图像矢量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像矢量化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线性矢量化方法存在速度慢、抗噪性差、易失真的缺点,本文提出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图像矢量化方法,包括基于4结构元素模板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基于8结构元素模板的形态序贯同伦骨架抽取算法和动态变步长保精度跟踪矢量化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取精度较高的骨架,并且能够获得高精度的以弧段为单位的矢量数据.因此,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精度高、存储量小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从“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实践入手,通过改革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以探索如何引导启发学生勤思考、多动手、能创造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以求解决学生接触程序与算法时被动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构建以提升动手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基本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8.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吉林省中北部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充分了解土壤本身的特性,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本研究对55个耕层土壤(0~30 cm)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了土壤pH以及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了土壤肥力特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最佳分区数为6种养分类型:第Ⅰ类为缓效钾、有机质、锰和硼极低型;第Ⅱ类为速效钾、锰、铁和硼偏高,全磷偏低型;第Ⅲ类为有机质偏高,其他元素适中型;第Ⅳ类为速效钾偏低,缓效钾较高,硼偏低型,其他元素适中型;第Ⅴ类为速效钾、铁含量偏低, 其他元素适中型;第Ⅵ类为速效钾、全磷、pH偏高,锰偏低型.6种类型占比分别为40%、5%、24%、13%、13%和5%.为了简化施肥操作流程,也可把其分为更少的类型.  相似文献   
29.
30.
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玉米生态环境监测、玉米生产资源高效利用、玉米精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生产方式,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玉米智能生产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对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