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根外施钾对苹果树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金矮生苹果树生育期根外施K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根外施K可促进光合速率 ,一定程度缓和“午休”现象。苹果生育期 5~ 10月份 5次根外施K对促进与延长当年苹果树光合速率和营养积累有显著作用 ,其效应优于根外 1次施K和 3次施K处理 ,每次施K作用持续时间达 2 5d左右。  相似文献   
3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0℃高温胁迫处理对观赏凤梨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对照相比,高温胁迫8 h内,观赏凤梨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脯氨酸(Pro)和热激蛋白(HSP)含量显著增加,同时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植株生长也无明显伤害,表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以及HSP、Pro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缓解短期高温胁迫对观赏凤梨的氧化伤害。之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SOD、POD、CAT活性逐渐下降至对照以下,HSP和Pro含量降低,同时叶片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和MDA含量升高,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气孔逐渐关闭,观赏凤梨植株幼叶、成熟叶受伤害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3.
以萱草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浸泡法(用0.100%秋水仙素培养8 h)和混培法(用0.005%秋水仙素培养15 h)均可获得多倍体高诱导率,并成功地获得了四倍体萱草植株;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萱草倍性鉴定,与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一致;与二倍体萱草相比,四倍体植株矮小,茎基部较粗壮,叶片较宽,叶边呈不规则卷曲、褶皱,叶片气孔密度小,生长较缓慢,其染色体数(2n=4x=44)为二倍体植株的2倍(2n=2x=22)。结果建立了高效的萱草多倍体诱导体系。  相似文献   
34.
我国北方早熟玉米区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的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品种间的耐密压力能力差异明显,元华1号、哲单37、FC-254具有较高的耐密能力。品种的适宜密度,龙单13(ck1)为4.9千株/亩,元华2号、FC-254、哲单37(ck2)、元华1号分别为5.0、5.6、6.3、6.5千株/亩。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明显,元华2号(DM2)、FC-254(FM3)较ck1龙单13(AM1)、ck2哲单37(BM3)增产达极显著、显著水平,元华1号较两对照有较大增幅,未达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株粒重下降程度所表达的耐密压力能力与上述结果亦有高度的吻合性。随密度的增加,穗粒体积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穗长的下降,其次为穗径、轴径的下降。穗粒重的下降主要体现在穗粒数的下降,其次是百粒重的下降。穗粒数的下降主要体现在行粒数的下降,其次为穗行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35.
发酵剂添加量与发酵时间对干酪凝固速度及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酵剂的不同使用量与不同发酵时间对干酪凝固速度及风味的影响的试验,发现发酵剂使用量适当加大时,可缩短干酪凝固时间,随发酵剂量增大和凝乳时间变长,可使干酷凝固硬度发生变化,风味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6.
在4000~6000株/666.7m2的3个密度条件下,龙单13、哲单37、元华2号、元华1号、FC-254品种,行端5株边际效应所造成的品种试验误差:一端临道,小区行长8m达2.8%~7.6%,5m行长较8m行长会增加60.0%;两端临道,这种误差又会各增一倍.这种误差,品种间和不同密度条件下,均有明显差异.这种误差,从籽粒体积表述因式分析,主要来自株穗长的变化;从籽粒重量表述因式分析,来自株粒数和百粒重变化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7.
苹果属小金海棠Fe(Ⅱ)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Romheld和Marschner首先提出高等植物在长期适应缺铁胁迫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两种适应性机理。在缺铁胁迫的条件下,机理I植物通过激活一种特异的H^ -ATPase而使土壤酸化,并通过一种特异的根部还原酶将Fe(Ⅲ)还原成Fe(Ⅱ)。之后Fe(Ⅱ)通过它的转运蛋白(Transporter)跨越根部的细胞质膜而被转运。  相似文献   
38.
胰蛋白酶水解酪蛋白生产CPP水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利用胰蛋白解水解酪蛋白制取CPP,通过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底物浓度为15%,水解1h时酶-底物浓度比(〔E〕/〔S〕),pH值和温度(T)对水解度(DH)的影响,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N/P,CPP得率优化水解条件为:〔E〕/〔S〕=0.82%,pH=7.5,T=48℃,t=2hr,得出最适水解度为9.5%。  相似文献   
39.
<正>伏马毒素(Fumonisin,FB)是由镰刀菌属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产生的水溶性代谢产物,是一类由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1988年,Gelderblom等首次从串珠镰刀菌培养液中分离出伏马毒素。随后,Lau-rent等又从伏马毒素中分离出伏马毒素B1(FB1)  相似文献   
40.
6个水稻品种广亲和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