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林业   725篇
农学   401篇
基础科学   535篇
  410篇
综合类   3180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224篇
畜牧兽医   1885篇
园艺   475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41.
针对我国核桃初加工技术落后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对辊挤压式核桃破壳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对影响破壳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破壳率受挤压辊Ⅰ转速影响最大,受挤压辊Ⅱ转速影响次之,受挤压间隙影响最小;高路仁率受挤压辊Ⅱ转速影响最大,受挤压间隙影响次之,受挤压辊Ⅰ转速影响最小.当挤压辊Ⅰ的转速为95 r/min,挤压辊Ⅱ的转速为75 r/min,挤压间隙为33mm时,能取得较好的破壳效果.  相似文献   
942.
为了探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最适条件,对玉米芯木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的不同木聚糖进行酶解。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时,在100g/L NaOH、1∶20固液比、60℃、3h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性提取,木聚糖得率达29.45%。提取液离心可得到纯度达80.5%的水不溶性木聚糖(wis-X),乙醇沉淀得到的水溶性木聚糖(ws-X)纯度为6.4%。wis-X的酶解产物是木糖和3种低聚木糖,ws-X的酶解产物是葡萄糖和3种低聚木糖。因此,玉米芯是制备wis-X和低聚木糖的理想原料,从简化工艺和节约成本角度考虑,碱提前不需稀酸预处理,适宜条件下提取1次即可。  相似文献   
943.
春秋季节不同品种茶鲜叶芳香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象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10个不同品种春茶及秋茶鲜叶中的芳香物质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在10个不同品种的春、秋茶鲜叶中均检测出7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含酯类、醇类、烯类、烷烃类、酮类、醛类,其中酯类及醇类为主要物质。同时对春、秋茶鲜叶中主要芳香物质成分及含量做了比较,酯类及醇类(芳樟醇)是茶鲜叶香气成分的主要来源,且春茶鲜叶中具有花香的芳香物质含量要比秋茶中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944.
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的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量化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碳储量,为评价其碳汇功能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西沙塘林场选择处于中龄和成熟期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设置样地测算乔木、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生物量,按20 cm分层挖取样地0~60 cm土层土样,最后依据有关方程,计算马尾松和杉木中龄和成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含碳率和碳储量。【结果】 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含碳率变化于40.06%~45.23%, 枯落物含碳率为40.79%~46.06%,0~60 cm土层含碳率变化于0.34%~1.26%。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68.36和128.08 t/hm2,其乔木层的平均碳储量分别为106.33和54.8 t/hm2,分别占总碳储量的63.15%和42.79%;土壤平均碳储量分别为54.96和67.33 t/hm2,其分别占总碳储量的32.64%和52.57%;其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平均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1.28%,1.02%和2.93%,3.63%。【结论】 马尾松人工林总碳储量以成熟林显著高于中龄林,杉木则以中龄林略高于成熟林;土壤和乔木层碳储量是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体部分,而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对碳储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945.
通过田间释放带毒卵寄生蜂,实施玉米螟卵期接毒并加快寄生蜂世代繁殖,有效发挥卵寄生蜂直接寄生和病毒杀虫的双重作用。应用结果显示,带毒卵寄生蜂对2代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平均为81.1%,对3代玉米螟的防控效果平均为55.5%;草蛉、蜘蛛、瓢虫等天敌田间数量比单一化学防治田平均增加30%,百株玉米天敌数量平均增加63.8头。  相似文献   
946.
柳州市三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柳州市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桉树(Eucalyptus sp.)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及其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3.2~12.6 g/kg,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桉树人工林最小.马尾松、杉木和桉树人工林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26.25、30.09和17.05 t/hm2,分别占其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48.56%、44.70%和41.36%,成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体,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杉木人工林(67.33 t/hm2)>马尾松人工林(54.06 t/hm2)>桉树人工林(41.22 t/hm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中龄林>幼龄林>过熟林>成熟林;杉木中龄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于成熟林,彼此间差异不显著;三年生的桉树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高于二年生和四年生的;杉木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高于马尾松中龄林和成熟林.  相似文献   
947.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巴单29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专用玉米品种巴单29(巴玉06-173)组合为巴系0431×巴引03-11。经院内品比、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专用、抗病、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2011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11004。  相似文献   
948.
移植驯化是改善某水体现有鱼类区系组成、提高水体渔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开始该项工作之前,必须十分了解被移植或驯化鱼类的特点,充分理解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掌握它们在营养、繁殖、生长、运动等方面的活动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介绍了鱼类移植驯化的条件及移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工作要点,为做好鱼类的移植驯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9.
为给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本文对安徽、江西、云南、西藏4个省区35份土样分别利用稀释平板法进行了真菌种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土壤中真菌数量均很丰富,共得到2683个真菌菌落。其中,青霉属真菌的比例最高,为59.6%;曲霉属真菌次之,为23.41%;而顶头孢属、拟青霉属、粘帚霉属、圆孢霉属等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此外,安徽省区土壤中的真菌种类最丰富,其余3省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50.
1.栽前准备 (1)栽培基质蝴蝶兰的根系十分发达,往往暴露在外的根系变成绿色,像叶片一样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为此,蝴蝶兰的栽培基质必须具备疏松、通风、透水性好、耐腐烂的特点。目前,最常用的栽培基质有树皮块(或丝)、水苔、椰子壳块、蛭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