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6篇
  9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亚细胞、细胞、器官乃至有机体内所有矿质元素的组合称为离子组。离子组是植物化学元素指纹,能够定量、精准地反映环境因子驱动下植物体产生的无机化学响应。为探求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比较了长期常规种植、绿色蛙稻和有机蛙稻3种水稻种植模式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和元素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了土壤中可利用态元素向水稻籽粒中的转移效率。21种元素含量通过高通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分别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各元素处理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元素在水稻籽粒中的浓度顺序为:KPMgCaMnZnFeCuRbNaBaMoBNiSrAsCrCdSeCoCs。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有显著影响,第1主成分占总变量的32.7%,区分了有机和绿色种植模式;第2主成分占总变量的27.1%,将常规种植模式和另外两种模式区分开。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水稻籽粒离子组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种植相比,绿色蛙稻模式下籽粒第1主族元素K、Na、Cs、Rb含量显著增加21%、31%、59%、72%,Mn、Cd的含量显著增加23%、441%,B和Cr的含量显著降低63%和51%;有机模式下水稻籽粒中Co、Ni和Cd含量分别增加60%、286%和488%,而Ca、B、Mo、Sr和Cr的含量显著降低38%、60%、20%、27%和96%,而同主族元素间的竞争并未发现。因此,从水稻必需元素吸收角度出发,绿色蛙稻种植模式优于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但绿色和有机蛙稻种植模式对一些非必需元素的吸收也为水稻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因此,科学的养分管理和合理种植结构的调整对保证水稻食品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2.
优质稻米产业是上海市青浦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优质稻米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强化优质稻米品牌建设、组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拓宽优质稻米的营销渠道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上海青浦地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需求与培养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加快构筑上海农业人才高地,营造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利用上海高等教育培养涉农专业人才的资源,培养一批适应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为实现农业转型,建设农业科技强市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4.
水稻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重金属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上海地区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25%、50%、100%、150%及秸秆不还田对照对麦季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铅、镉和铬的含量,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8.96%、11.08%和9.20%;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并降低土壤容重,其中100%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容重最低,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提高21.3%,容重降低5.26%;150%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氮、碳含量最高,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11.1%和5.66%。因此,全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且不会引起小麦土壤铅、镉和铬污染的风险。研究结果为上海地区水稻秸秆科学还田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蔬菜设施栽培中灌水方法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蔬菜设施栽培中影响灌水方法和灌水质量的几个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和优选方法,并给出示例,结果表明,本优选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6.
在我国,休闲农业是旅游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休闲农庄作为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对休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园林景观物质要素是休闲农庄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发挥着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本研究选取惠济区内的4个休闲农庄作为案例展开分析,总结了4个庄园5种景观物质要素建设的先进经验。笔者认为,休闲农庄中建筑要素的风格应符合园区主题氛围;适当运用农作物和园艺作物来营造植物景观;利用动物营造景观时可适当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种养;山水要素的造景形式应结合庄园建筑、主题氛围选择;尽可能保留或利用原地形营造景观,避免景观结构、生态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67.
上农香糯香味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4种主要花生属根茎区组的多年生野生种进行了营养成分的定量分析,其中包括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分析,主要矿物元素(Ca,P,K,Cu.Mn,Mo)的分析和氨基酸含量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禾本科牧草相比,花生属4个多年生野生种的粗蛋白质、钙、磷元素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而粗纤维含量则较低.因此,多年生野花生作为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微生物菌剂对菠菜生长特性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化肥减量20%和40%并配施微生物菌剂试验,研究菌剂对菠菜营养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16S rDNA的PCR-DGGE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菠菜生长后期,配施菌剂处理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较高,其中,T5(化肥减量40%+菌剂减量40%)处理SPAD为52.856,T3(化肥减量20%+菌剂减量40%)处理Fv/Fm为0.797,而在生长前期则表现为T1(全量化肥)处理较高;菠菜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以对照(CK,不施肥)处理最高,为1 009.21 mg.kg-1,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T2~T5)都明显少于CK和T1处理;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以T2(化肥减量20%+全量菌剂)处理最好;菠菜产量化肥减量处理(T2~T5)较T1处理均增产,T4(化肥减量40%+全量菌剂)处理的增产量最大,平均产量达到277.73 g.盆-1,增加170%;常规化肥(T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最低,香农-威尔指数(Shannon-Wierner index)为0.398,较CK 0.498有所下降,而施用微生物菌剂的各处理(T2~T5)为0.547~0.98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微生物菌剂对菠菜起到显著促生作用,以T4处理最好,对提高菠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以T3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70.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6个鲜食粒玉米品种的生长期、产量、品质(淀粉、蛋白质)和适口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经综合分析确定中粒2号和苏玉粒2号为上海地区适宜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