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7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笔者总结在对虾越冬棚养殖生产中的实践,现将提高越冬棚养殖成功率的几个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一、虾池大小 越冬池塘面积一般不应过大,以8亩以内为好,目的是减少水面跨度、令越冬棚较牢固抵御风吹雨打,利于保温通风、调控水质和管理。  相似文献   
22.
引入养殖工程化设计和HACCP管理理念,集成南方室外对虾工程化无公害养殖技术,其1年3茬的产量达5~7 kg/m2,年产量可提高30%以上,对虾收获避开了市场收虾的高峰期,使对虾售价平均提高3%,年经济效益可提高70%以上,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在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及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加菌组和对照组,饲料投喂频次为每天3餐,试验周期设为60 d。加菌组每天早上添加1%的丁酸梭菌拌料投喂,饲喂3 d后停3 d菌剂拌料投喂,以此为1个周期;对照组不添加丁酸梭菌。分别于0和60 d取样测定对虾体重和体长,并取对虾肠道进行组织切片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加菌组对虾的终体质量和终体长分别达9.54±0.38 g和9.12±0.12 c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0.36 g和8.25±0.10 cm (P<0.05,下同)。加菌组对虾的食物肠道饱满,肠道上色素呈稳定规则的星状结构,而对照组出现空肠现象,肠道上色素呈淡红色,且分散无固定的形态。加菌组对虾的肠道上皮细胞高度可达40 μm,显著高于对照组(10 μm)。在对虾肠道细菌群落结构方面,60 d时,加菌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44%和18.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和3.05%,而加菌组软壁菌门(Tener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03%和15.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25%和38.23%。在属水平上,60 d时,加菌组梭菌属(Clostridium)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分别可达22.49%和2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2%和0.03%,而弧菌属(Vibrio)和Candidatus Bacilloplasm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16%和9.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9%和55.81%。【结论】通过在饲料中添加1%丁酸梭菌可显著提升对虾生长性能,增加肠道上皮细胞高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24.
养殖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10年在我国海南岛对虾养殖场首次报道发现对虾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又名早期死亡综合症)以来,该病害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印度等地的对虾养殖场陆续出现,目前已严重影响了亚洲和南美洲等众多对虾养殖主产区国家,导致全球对虾大规模减产.对于该病害的病原学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包括弧菌感染、有害蓝藻影响、环境毒素引起的中毒、养殖对虾生物量超出池塘水环境的承载量、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种苗质量退化等.针对该病害的基本情况,梳理了近两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该病症的流行态势、病原病因、检测技术、防控措施和对策等,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摸清其病原和致病机理,建立有效的防控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3种微生物制剂调控工厂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RC)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LB)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微生物制剂组合,其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各组微生物制剂均能降低水体中氨氮,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1)组、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2)和地衣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G3)组NH4 的相对降解率为62%、63%和65%;前21d,G2组降低NH4 效果最明显,相对降解率为79%。在降低NO2-方面,G1组的效果较好,相对降解率为46%;但各处理组对于PO34-、COD均无显著效果。相对而言,G1组改善养殖水质的效果最好。实验中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频率对水质的净化没有明显的差别。各项水质指标均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浮游微藻生态调控技术在对虾养殖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藻技术是一项有机结合藻类生物学、藻类生态学及水生生态系统学的新兴生物技术,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微藻为对象,充分运用微藻的生理、生态特点,进而用以调控和优化水体生态环境。文章就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微藻生态调控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对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2010年4月至12月间,对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高位池精养、土池半精养和滩涂混养三种养殖模式中的17口池塘进行了采样,检测对虾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状况。研究表明,养殖对虾均不同程度携带病毒,而且WSSV感染程度要大于IHHNV,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影响对虾感染病毒程度。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和混养模式对对虾病毒性疾病控制有良好的作用,这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8.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0.18 g/L,酵母膏10.18 g/L,氯化钠3.0 g/L,硫酸镁1.0 g/L,pH 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 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 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 CFU/mL)间无显著差异(P> 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 CFU/mL)(P< 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29.
2009年5月至1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对6口罗非鱼河口养殖池塘的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共检出微藻7门157种,其中绿藻67种,蓝藻34种,硅藻18种,甲藻5种,隐藻3种,裸藻28种,金藻2种。各池微藻优势种种类丰富,但不同门类优势种单胞体积差异较大,其中:数量优势种多为蓝藻类的威利颤藻、点形平裂藻、褐色念珠藻、圆胞束球藻、坚实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和绿藻类的蛋白核小球藻、镰形纤维藻、空星藻等;生物量优势种多为裸藻类的鱼形裸藻、秋鳞孔藻、琵鹭扁裸藻、扭曲扁裸藻、糙膜陀螺藻和甲藻类的加顿多甲藻、多纹膝沟藻以及隐藻类的啮蚀隐藻、具尾蓝隐藻等;卷曲螺旋藻既是数量优势种又是生物量优势种。微藻数量和生物量在养殖前中期增加较快,物种多样性丰富,后期多呈较低水平,物种多样性也逐渐下降。养殖前中期各池微藻数量范围为(0.59~72.85)×107ind·L^-1,生物量范围为1.12~114.14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98;养殖后期微藻数量范围为(16.29~67.37)×107ind·L^-1,生物量范围为6.57~67.76mg·L^-1,多样性指数平均为2.78。各池微藻数量或生物量多与COD、DIN等营养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罗非鱼也可通过滤食作用有效影响池塘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的变动。  相似文献   
3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低毒性、无抗药性、多功能性等优点,其在水产养殖中已得到广泛使用.介绍了中草药的特点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中草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