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3篇
  10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位于亚特兰大州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流感分部的Timothy Uyeki博士在“人类禽流感感染当前状况的国际家禽科学论坛”上说:没有证据表明有发生大流行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理由对此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62.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是我国闽北林区重要的乡土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在观赏、药用、用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单木模型是林分模型的基础,通过建立单木生物量生长模型,在时间维度上分析林木生物量生长的动态变化,以期为全面评价森林的固碳能力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广东省9个地区的一类样地附近抽取枫香样木40株(天然起源25株,人工起源15株),破坏性实测各组分的生物量并进行树干解析得到样木的生物量生长数据。基于逻辑斯蒂(Logistic)、坎派兹(Gompertz)和理查德(Richards)3种基础生长方程,利用哑变量的方法,建立分起源和立地等级的枫香干材生物量生长模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 4个指标来评价各模型,进而分析枫香干材生物量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Richards方程在基础模型中效果最佳(R2=0.61,RMSE=50 kg);与Richards方程相比,哑变量模型R2提高了11%,RMSE降低了7.95 kg;起源与立地等级对枫香干材生物量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天然起源的高立地等级条件下,枫香干材理论最大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分别在其生长的第23年和第38年到达。  相似文献   
63.
采用分层切割法和标准枝法对尾巨桉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生物量结构特征和林分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桉树的枝、叶量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种带距中,则随着株距的增大而增大。各种种植模式中桉树树冠与对照相比,均呈现较严重的"偏冠"现象,带外树冠生物量比带内树冠大25.35%~308.45%,但随株距的加大而减小。宽带行桉树的最低枝下高与对照相比,明显偏低,证明宽带行桉树的树冠长度大于对照。桉树平均单株的生物量也随着带距的增加而增加。除8 m带距比对照小2.5%~10.9%,其余模式均大于对照10.2%~23.07%。干材生物量所占比例随带距增大而减小,同种带距随株距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整体上株距8 m14 m16 m对照;平均比对照分别大42.1%、11.8%、15.7%。从生物量结构特征中可知,14 m和16 m带距的4种模式林分较为稳定。8 m带距的3种种植模式林分差异较大。不同种植模式间桉树的生产力存在明显差异,均随着株行距增大呈增大趋势。其中,8 m带距的种植模式最高,总量比对照高33.42%~56.13%。  相似文献   
64.
桉树人工林混农系统中桉树生长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年生大宽行混农间作模式下桉树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桉树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知而增加,变异系数、单位面积蓄积量在同一株距下均随着带距的增加而降低。混农模式在(14m+1.3m)×1.25m配置模式下的各生长指标均优于3种对照和其他配置模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为14.1m、12.3cm、0.0752m^3/株、78.629m^3/hm^2,分别比对照4.00m×1.50m高19.5%、32.26%、98.4%、27.13%。单位面积蓄积量在4、6、8m带距下的配置模式均显著大于3种对照,为74.798~117.181m^3/hm^2。  相似文献   
65.
三维有序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仿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固定漆酶的载体,在降解氯酚农药研究中意义重大。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以不同链长的长链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TAB,n = 12,14,16,18)和两性生物表面活性剂椰油基甘氨酸钠(YCS)为混合模板剂,仿生合成了具有三维六方结构的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和传统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相比,三维六方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孔径及比表面积,且相邻孔道之间发生相互的连通。当使用链长为C16以上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YCS混合时,得到孔径为9 nm左右,且具有不同形貌的大孔径介孔二氧化硅,为酶的固定化提供了优良载体。图8表2参22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由于减少人行天桥对环境影响的意识逐渐增强,使得现代木结构桥梁广受关注。为分析某胶合木拱桥的稳定性和评价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了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和现场静载试验。采用实桥理论计算、现场试验和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桥梁的稳定性和静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况。综合桥梁静载试验效应与校验系数的分析结果,进而对桥梁的结构性能做出评价,为桥梁运营期间的安全性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胶合木结构人行拱桥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较建造同跨径混凝土结构桥梁和钢桥更具经济效益,其建造过程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的结构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位于重庆铁山坪的46年生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结构与分布特征及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的初级生产力为8.34 t/(hm2.a),生物量为146.08 t/hm2,其中各层次的生物量分配顺序为:乔木层(87.43%)>枯枝落叶层(5.65%)>下木层(5.46%)>草本层(1.46%)。乔木层的生物量为127.72 t/hm2,其中各器官生物量比例的顺序是:树干(72.82%)>树枝(11.19%)>树根(9.27%)>树皮(4.43%)>针叶(2.29%)。在林分的各器官生物量的垂直结构方面,10 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81.13%;树枝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2~16 m,占其总量的82.25%;针叶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2~18 m,其中1年生针叶占其总量的93.25%;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距地表深40 cm的土层内,占其总量的76.45%。当前,该林分生产力低,群落结构不合理,应对该种类型的森林群落进行林相改造,调整乔木层产量结构,以提高群落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68.
【目的】挖掘甜瓜果形相关基因,为甜瓜果实形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全基因组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表达量与果形的关联分析来鉴定参与甜瓜果形调控的CmSUN基因,并利用候选基因在自然群体中的序列变异开发相关分子标记。【结果】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到甜瓜CmSUN家族的CmSUN25-26-27a基因。该基因在开花当天的雌花中有显著的表达,并且在不同果形甜瓜中的表达量与果形指数(fruit shape index,FSI)呈正相关关系;对200份自然群体的序列分析发现,CmSUN25-26-27a基因编码区存在一个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G),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的非同义突变,含有CmSUN25-26-27a A等位基因的厚皮甜瓜的FSI显著高于含CmSUN25-26-27a G等位基因的厚皮种质。该SNP位点将厚皮甜瓜按果形大致分为FSI>1.5(A)和FSI <1.5(G)两种类型。根据该SNP位点设计了用于区分甜瓜果形的dCAPS标记。【结论】CmSUN25-26-27a同源基因广泛参与葫芦科作物的...  相似文献   
69.
通过新的设计思路,使卧车主轴箱传动结构简单化,从而达到安装方便、降低齿轮高转速噪声、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曹磊 《南方农机》2017,(6):163-164
职业培训教材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重要保证条件。职业培训教材体系建设包括教材研究、教材开发、教材使用、教材检查和反馈评价等环节,各环节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职业培训教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都随之增加和提高适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以科学方法指导,不断创新职业培训教材开发模式,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职业培训教材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