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银杏种子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2个银杏栽培品种的种子性状研究表明,与银杏种子(核)重量相关的性状变异较大,而与形状相关的性状则较为稳定;外种皮占种子总鲜重的78%。种柄长、种长、种形系数、单种重、核长、核宽、核厚对单种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子形状与种核形状高度一致;种宽、单种重、核宽都显著地负向影响着出核率,种形系数、核形系数正向显著影响着出核率。  相似文献   
132.
银杏不同雄株花粉外观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扫描电镜对来自不同产区的5个银杏雄株的花粉进行观测,发现不同雄株花粉表面的纹理、光滑程度、有无小孔和有无颗粒状突起存在差异。此外,不同雄株花粉粒的长度、宽度和长宽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8%、10.6%和9.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44.24%、38.4%和9.79%。  相似文献   
133.
银杏因其集药用、食用、观赏、材用于一体备受关注。银杏的组织培养方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不同外植体包括胚、茎段、子叶、胚轴、小孢子、配子体等方面概述了银杏组培快繁和体胚发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建立高效、稳定的快繁体系、进一步探索体胚的生根技术是银杏组培今后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4.
银杏叶用园建园材料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银杏产地的13个优良单株3年生银杏嫁接苗的叶产量、黄酮含量、黄酮的组成成份、内酯含量、内酯的组成成份及黄酮、内酯的年变化规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优良单株间的叶产量、黄酮含量、内酸含量等存在显著差异;黄酮和内酯在叶中的含量以9 ̄10月最高,银杏植株各器官中黄酮的含量以叶最高,茎最低;在总黄酮中,槲皮素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山奈酚,最后为异鼠李素;内酯的组成成分中则以银杏内酯A为最大,其次为白果内酯,最后为银杏内酯B、银枵内酯C;根据叶产量、黄酮产量、内酯产量等指标,将13个银杏叶用优良单株分成3类:优-E4,中等-E1、E2、E5、E6,差-E3、E7、E8、E10、W2、W3、W4、W5,即优良单株E4是采叶园最后的建园材料,E1、E2、E5、E6等次之。  相似文献   
135.
高温胁迫下银杏叶片部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2年生盆栽银杏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Pro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叶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Pro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随着温度的回落,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和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说明银杏对短期变温做出了快速反应,即银杏叶中上述渗透调节物质代谢的水平和途径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对变温较敏感,对前期升温过程中的渗透调节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可溶性糖和Pro对变温的敏感性较差,但对后期高温的渗透调节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中国李pgip启动子的克隆及调控元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广平  张长青  章镇  曹福亮 《园艺学报》2009,36(10):1425-1430
 在已克隆中国李pgip序列的基础上, 通过染色体步行法获得了该基因上游1 869 bp的启动子 序列, 联合生物信息学中的进化印记法和启动子扫描法对克隆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了调控元件识别。结果报道了3个调控元件: 1个TGA1结合位点( TGACG) 和2个WRKY结合位点(TGAC) 。这为全面揭示pgip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7.
以薄壳山核桃和杂交狼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薄壳山核桃种子对自身以及种壳浸提液、腐解液对杂交狼尾草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种子5 d和7 d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达极显著水平;种壳浸提液、腐解液具有明显的化感效应,对杂交狼尾草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显著,且随处理液浓度增加而增强,但种子萌发对其化感作用不敏感;同时发现,种壳2 d、7 d浸提液和7 d腐解液对杂交狼尾草幼苗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8.
以江苏省东台国有林场健康银杏树和感染叶枯病银杏树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片光合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从生理代谢角度认识和评价银杏叶枯病病害。结果显示,以健康银杏树健康叶(JSJY)为对照,叶枯病银杏树病害叶(BSBY)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显著降低(P0.05),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BSBY与叶枯病银杏树健康叶(BSJY)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与JSJY和BSJY相比,BSBY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降低了18.78%和13.93%(P0.05)。由此可见,银杏叶枯病会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降低叶片的品质,危害银杏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9.
银杏复合经营对土壤碳、氮、磷和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东台林场银杏+小麦(G+W)、纯银杏(G)和纯小麦(W)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层(0~5,≥5~15,≥15~30和≥30~50mm)的p H、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p H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等影响显著。G+W经营模式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硝态氮、全氮、速效磷、全磷和有机质。因此,银杏复合经营系统能够更好地维持土壤肥力,利于土地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