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91.
本试验旨在研究并比较元宝枫叶发酵前后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48头体重相近的育肥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未发酵元宝枫叶(UFA)组和发酵元宝枫叶(FA)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用12%未发酵元宝枫叶和发酵元宝枫叶粉末替代等量的麸皮。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未发酵元宝枫叶组和发酵元宝枫叶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和肌肉的红度值显著增加(P0.05),肌肉的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发酵元宝枫叶组的红度值与未发酵元宝枫叶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发酵元宝枫叶组的系水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未发酵元宝枫叶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元宝枫叶组育肥猪肌肉中亚麻酸、花生烯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显著增加(P0.05),硬脂酸、花生酸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酵元宝枫叶组的亚麻酸和MUFA含量显著高于未发酵元宝枫叶组(P0.05)。3)与对照组和未发酵元宝枫叶组相比,发酵元宝枫叶组育肥猪直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发酵元宝枫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育肥猪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92.
广东桉树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水分含量现状、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海拔、坡度和土壤有机质对上述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土壤A层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吸湿水含量显著高于B层,A层体积质量显著小于B层;不同区域土壤A层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全容水量存在显著差异;除了非毛管孔隙度仅与全容水量(A层)、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B层)显著相关外,土壤其他物理性质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土壤体积质量与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全容水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分别为对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指数方程;海拔和坡度显著影响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对B层影响不显著;有机质对土壤A、B层物理性质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3.
以黄叶银杏新品系‘万年金’Ginkgo BilobaL.‘Wannianjin’嫁接苗为试验材料,以绿叶银杏(CKL)为对照,在湖北省安陆市(1#)、江苏省南京市(2#)、北京市四季青镇(3#)进行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万年金’在1#、2#、3#试验地均生长良好,但在3#试验地春季易受风害而出现叶缘枯萎现象;3#试验地‘万年金’全年色相参数b*相对较高;且生长期内叶色Lab值变化频率较1#和2#试验地低,因此在3#试验地‘万年金’观赏期较其他两地长,更适合作为观赏苗木进行推广;在1#和2#试验地‘万年金’的生长期、苗木生长速率、叶黄酮单叶与单枝有效经济产量显著高于3#试验地.因此在1#和2#试验地更适合将‘万年金’以叶用为目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4.
高温是影响经济林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气候问题之一.为了探讨不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的耐热性是否存在差异,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25个油茶优良品种的叶片为材料,叶片分别经30 min的40,45,50,55,60和65℃高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y=k/(1+ae-bt)测定了其半致死温度(TL50).根据半致死温度的高低把25个油茶品种分为3个类型:(①TL50≥50℃(耐热型),其中有赣190,赣55,赣石84-3,赣447,赣71和赣无24; ②45≤TL50<50℃(中间型),包括赣68,赣8,赣无11,赣兴46,赣无16,赣70,赣永5,赣77024,赣6,赣无12,赣无2,赣抚20,赣石83-4,赣无1;③TL50<45℃(感热型),包括赣无15,赣兴48,赣石83-1,赣石84-8,赣永6.水培条件下的大树枝条经过不同高温处理的形态特征变化和半致死温度结果一致.油茶的抗热性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5.
银杏叶提取物(EGb)含有黄酮类、内酯类、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概述了EGb的活性成分及其理化性质,并着重对EGb对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研究进行阐述,为饲料级银杏叶提取物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6.
施磷对银杏叶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按0、1.0、2.0、3.0、4.0g/盆(以P2O5计)5个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磷水平对银杏叶产量有显著影响。银杏苗木施磷量在2.0g/盆(以P2O5计)之内,磷的增施对银杏叶产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2.0g/盒(以P2O5计)处理为最佳,而超过2.0g/盆(以P2O5计)时,苗木体内养分失去平衡,叶产量开始下降。5种施磷处理中,以4.0g/盆(以P2O5计)处理的叶片黄酮浓度最大,2.0g/盒(以P2O5计)和3.0g/盒(以P2O5计)处理的单株黄酮总量最大。通过施磷量与黄酮总量的关系方程,可求解出,2.71g/盆(以P2O5计)为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最佳理论施磷量,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最高的黄酮产量。  相似文献   
197.
美国红枫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枫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美国红枫无菌体系的建立、启动、增殖、壮苗培养、试管苗生根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腋芽茎段最佳消毒方式为以70%酒精浸泡30s,1%升汞消毒6min,成活率和抽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5.22%和95.13%;NAA对启动培养的影响大于6-BA,接种于培养基MS+NAA 0.05mg·L~(-1)+6-BA0.5mg·L~(-1)中的外植体诱导率最高,为62.80%,培养基及激素的最佳配比为NN69+2,4-D0.1mg·L~(-1)+TDZ 0.3mg·L~(-1),诱导率达到80.21%;增殖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基为NN69+NAA 0.1mg·L~(-1)+TDZ 0.3mg·L~(-1),增殖系数为4.2;MS+2,4-D 0.1mg·L~(-1)+6-BA0.5mg·L~(-1)能有效促进小苗的生长;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MS+NAA 0.1mg·L~(-1)+2,4-D0.5mg·L~(-1),生根率达99.8%,生根条数达7.9,根长达6.5cm;练苗后移栽到蛭石+珍珠岩(1∶1)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75.2%。  相似文献   
198.
重点探讨了加热温度、时间和花粉含量对花粉食品中的维生素E、总黄酮和细菌总数等指标的影响。根据各项观测指标值,同时考虑温度和时间的交互效应,加之生产成本和产品的营养功效的考虑,初步确定了生产银杏花粉食品的最佳工艺流程和最佳工艺参数(加热温度为80℃,加热时间为20min,花粉含量为30%)。  相似文献   
199.
何首乌茎段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何首乌茎段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何首乌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5mg/L或Ms+6-BA1.0mg/L+NAA0.02mg/L,对于芽增殖,以MS+6-BA1.0mg/L+NAA0.05mg/L培养基较好,培养30d后芽增殖率可达到4.02。诱导生根培养基以1/2MS+6-BA1.0mg/L+NAA0.1mg/L或MS+6-BA0.5mg/L+NAA0.05mg/L较好,培养20d后生根率分别可达91.7%和96.3%。  相似文献   
200.
采用座标综合评定法,R型因子分析和数量化模型Ⅲ等方法对水培和盆栽等3次试验所观测的各项耐盐指标值进行了综合的评定和分析。综合评定结果把供试的10个无性系划分为3种耐盐类型:(1)耐盐能力强类型。包括95,121和69无性系,能忍受0.2%-0.3%的土壤含盐量;(2)耐盐能力中等类型,包括105,106和351等3个无性系,能在0.1%-0.2%含盐量的土壤中生长;(3)耐盐能力差类型。包括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