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2011年3月三门峡市郊某猪场子猪出现了高烧、呼吸困难、耳尖发绀、关节肿大等症状,病情严重的子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采取退烧、杀菌、驱虫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禽大肠杆菌O2、O78菌株外膜蛋白A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从禽大肠杆菌O为O2、O78及它们的融合株O2.78(Chl^rNor^r)中分别扩增得到外膜蛋白A基因(ompA),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3个菌株的ompA均由2276nt组成,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只有一个大的开放性阅读框(ORF),长1041bp,编码由346个氨基酸组成的前外膜蛋白A(pro-OmpA),前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成熟的OmpA由3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其氨基酸序列也完全相同.从基因水平上证明了禽大肠杆菌O2和O78菌株存在相同的外膜蛋白A抗原。  相似文献   
43.
为提高’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和脱萼率,筛选出适宜的授粉品种,选用’黄冠梨’、’雪青’、’翠玉’、’早酥’、’苹果梨’5个梨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健壮、盛果期’玉露香梨’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不同授粉组合的坐果率、果实内外在品质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冠梨’授粉坐果率最高,果形指数最小,果实偏斜度小,果形端正,果个大,可溶性固形物高,果实内外品质显著优于其他授粉品种。综合考虑认为,’黄冠梨’是景泰地区’玉露香梨’最适宜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4.
总结了梨小食心虫在甘肃的主要为害状及发生规律,并从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5.
46.
甘肃省主要产区梨树腐烂病发生和防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省5个梨主产区14个村25个果园的梨树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梨树腐烂病总体发病率高达62.1%,病情指数为34.4。不同产区间差别较大,景泰县和甘州区的发病株率分别高达92.0%和80.8%,而静宁县发病率最低,为27.2%。随着树龄的增大,发病株率提高,5~8年生梨树发病株率为6%,9~18年树龄的梨树株发病率为56%,18~24年树龄的梨树株发病率为98%。品种间发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早酥发病率为59.5%,黄冠梨发病率高达98.0%。调查共发现2 176个病斑,株平均病斑数为3.5个,病斑分布以分枝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2.9%;发病部位以向阳面居多,占调查总数的76.0%;病斑类型以复发病斑为主,占调查总数87.2%。日灼或冻伤发病占41.7%,是导致腐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Objective] To clone the porcine interleukin-18(IL-18) cDNA and explore the immun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porcine IL-18 as an adjuvant of genetic vaccine. [Method] The spleen lymphocytes were isolated from Henan three-way cross-breeding pigs. According to the porcine IL-18 gene in GenBank, 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The full length cDNA of porcine IL-18 was amplified by RT-PCR. Subsequently, porcine IL-18 cDNA was cloned into pGEM-T vector and sequenced and analyzed. [Result] The porcine IL-18 gene demonstrat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579 bp encoding an inactive precursor protein with 192 amino acids. The precursor protein had no typical hydrophobic signal peptide and cleaved by interleukin-1 beta (IL-1β) converting enzyme (ICE) in caspase-1 splice site; the porcine mature protein had biological activity. After comparing with other porcine IL-18 genes,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homology was over 96%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homology was more than 98%. [Conclusion] A full length procine IL-18 gene was gained.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porcine IL-18 as an adjuvant of genetic vaccine.  相似文献   
48.
为了明确豇豆受到根结线虫侵染后所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试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豇豆叶部和根系部分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病根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健康根,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健康根。同时,受根结线虫侵染,病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叶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健康叶片。  相似文献   
49.
鸡IL-18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IL-18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鸡脾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和扩增产物的克隆、测序,获得了中国江西土鸡IL-18基因片段,其大小为597bp,与Schneider报道的鸡IL-18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为进一步研究鸡IL-18的基因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为探究黄芩叶斑病的病原种类,筛选有效的杀菌剂,本研究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黄芩主产区采集黄芩叶斑病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通过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并结合rDNA转录间隔区(rDNA-ITS)、过敏原基因(Alt a1)、质膜腺苷三磷酸基因(ATPase)和组蛋白基因(His 3)4个基因序列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引起陇西县黄芩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中细极链格孢为优势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表明,97%咯菌腈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茄链格孢(A. solani)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0.06和0.04 mg·L-1。本研究在国内首次报道了茄链格孢(A. solani)和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是引起黄芩叶斑病的病原菌,可为科学诊断该病害、研究其发生规律和田间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