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探讨了椰子白化苗与正常绿苗之间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了白化苗不能正常生长的原因。结果表明,椰子正常绿苗的叶数、叶长、株高、根数、茎粗、地上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白化苗,而地下鲜重、脯氨酸含量则低于白化苗。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树龄油棕光合特性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Ci-ADC便携武光合仪对2年生和4年生油棕的光合特性的日变化及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的日进程表现为双峰型日变化,4年生油棕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总体高于2年生的,但蒸腾速率却低于2年生.但不同树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差异不大.油棕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胞间C02浓度呈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样本室CO2浓度变化和叶片温度对光合速率有重要影响,空气湿度和叶片温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叶片温度是影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环境因子.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样本室水蒸汽压分别是影响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PEG处理对蛇皮果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酶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皮果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聚乙二醇 6000(PEG 6000)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环境,设置 3个胁迫强度处理 (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和 3个胁迫持续时间处理 (持续 24,48,72h),研究干旱胁迫对蛇皮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PEG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蛇皮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都表现下降的趋势,各胁迫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 (P<05);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处理 48,72h时,各浓度处理分别达到显著差异 (P<05);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均都有不同程度升高,重度胁迫处理时含量最高。不同浓度 PEG处理在胁迫 24,48,72h时,SOD活性在处理 24h表现最高,POD活性都表现为轻度胁迫时最高,PPO酶活性都分别表现为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各种指标中,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较为直观,可以作为评价蛇皮果苗木抗旱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槟榔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整体呈"S"形变化趋势,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棕榈科植物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棕榈科植物育种的目标,阐述了目前育种中主要应用的几种育种方法,探讨了分子育种在棕榈科植物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加强分子育种的研究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加快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种类植物激素在油棕成熟叶片组织培养过程中对外植体褐化率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油棕成熟叶片为诱导材料,以2,4-D、NAA、IBA、IAA、KT、TDZ、6-BA为不同激素处理,分析在其诱导下油棕叶片褐化率。[结果]结果表明:1、6-BA和IBA处理下叶片褐化率最高,分别达到66.98%和65.35%,显著高于其它5种处理;2、KT处理的叶片褐化率的低于6-BA、IBA和TDZ,达到极显著差异的水平;3、2,4-D、NAA、IAA对叶片的褐化率影响在各个水平上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建议可以在愈伤组织诱导率相近的条件下应优先考虑使用KT,以上结果可以为油棕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油棕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其在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的动态变化,以及褐化前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油棕的油棕愈伤组织形成过程缓慢,随时间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先上升,后下降;电导率保持平稳。褐变对油棕愈伤组织的活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三年生的油棕小叶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酚、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油棕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油棕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显著,隶属函数值的平均值表现为RYCR2>RYCR3>RYNG1>RYCR6>RYCR4>RYMY8>RYCR5>RYMY9>RYCR7.9个油棕品种中RYCR2、RYCR3、RYNG1的抗寒性较强,RYCR6、RYCR4、RYMY8次之,RYCR5、RYMY9、RYCR7最弱.  相似文献   
19.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g.)是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油棕种苗繁育方式主要有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能够较好地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油棕只有1个顶端生长点,常规的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无法在油棕上应用,通过体细胞胚胎(体胚)发生进行组织培养是油棕种苗无性繁育的唯一途径.本文综述了油棕体胚诱导与培养、生理生化、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组学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油棕体胚发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油棕体胚发生的研究和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九江市沿江沙区的实际情况,从沙化土地的成因、为害情况、治理现状进行阐述,探索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