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2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林业   688篇
农学   464篇
基础科学   496篇
  418篇
综合类   3326篇
农作物   331篇
水产渔业   221篇
畜牧兽医   1747篇
园艺   527篇
植物保护   29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544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为改善酱鸭的质地、色泽和风味,本试验在传统酱鸭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低温风干工艺制备酱鸭,并研究其加工过程中理化特性(水分含量、色泽、剪切力值、质构特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酱鸭水分含量从76.55%降至58.27%(P0.05);与原料肉相比,L~*值在风干6 h显著降低,a~*值在腌制和风干结束下降,b~*值和咀嚼性在酱制阶段增加,杀菌阶段下降,硬度在酱制阶段升高,而弹性和内聚性均在杀菌阶段降低;与风干24 h相比,胶着性在杀菌阶段降低(P0.05),剪切力值先升高后下降。酱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酱鸭成品有7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萜烯类、醛类、呋喃类、酮类、烃类和醇类;其中,莰烯、己醛和2-戊基呋喃是酱鸭成品主要的特征风味成分,分别占总相对含量的16.51%、10.44%和11.88%。本试验结果为低温风干工艺下酱鸭品质变化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2.
973.
APOC3在动物机体脂蛋白的代谢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猪APOC3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翻译后修饰位点、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猪APOC3蛋白由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0.7 kDa,等电点为4.76,为一种分子量较小的亲水性稳定蛋白;该蛋白的N末端存在信号肽,剪切位点位于第23与24位氨基酸之间,但不存在跨膜结构域;APOC3蛋白含有4个O-糖基化和10个磷酸化修饰位点;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构成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主要的元件;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猪与牛和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4.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全混合日粮(TMR)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peNDF)水平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液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30头体重约650 kg、2胎次、产后(120±8)d、日均产奶量(33.03±1.59)kg、体况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通过控制搅拌时间获得低(9.02%)、中(10.56%)、高(11.25%)3个peNDF水平的TMR,每种TMR饲喂1组奶牛,每组10头。TMR精粗比为60∶40。预试期21 d,正试期6 d。结果表明:1)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瘤胃液中肉豆蔻酸(C14∶0)、反9肉豆蔻烯酸(C14∶1trans9)、珍珠酸(C17∶0)、顺6油酸(C18∶1 cis6)含量降低,异棕榈酸(C16∶0 iso)、反9棕榈烯酸(C16∶1 trans9)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2)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顺9肉豆蔻烯酸(C14∶1 cis9)、顺10十五烯酸(C15∶1 cis10)、顺10十七烯酸(C17∶1 cis10)、顺11油酸(C18∶1 cis11)、反9,12亚油酸(C18∶2 trans9,12)含量降低,异肉豆蔻酸(C14∶0 iso)、C16∶0 iso含量上升,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peNDF水平的提高,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肉豆蔻烯酸△9去饱和酶指数、油酸△9去饱和酶指数降低,高peNDF组和低peNDF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在高精料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饲喂低peNDF水平(9.02%)TMR可改善乳中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研究分析机械损伤处理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萌蘖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相关关系,从酶活性代谢生理角度阐述杉木萌蘖机制,为解决杉木无性系萌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杉木无性系洋020的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去顶和未去顶处理,0、3、6 cm埋土深度处理,在萌蘖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取样,观测无性系萌蘖状况,通过酶活吸光度方法测定杉木无性系萌蘖过程中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去顶和未去顶不同埋土深度杉木无性系苗萌蘖能力均呈降低的趋势,且不同埋土深度处理会影响植物的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埋土深度的增加,杉木幼苗枝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T活性呈下降趋势;埋土6 cm处理有利于增强枝叶及根尖POD的活性。  结论  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对杉木无性萌蘖有一定的影响;同一埋土深度,去顶处理杉木无性系的萌蘖能力高于未去顶处理。不同器官植物抗氧化酶活性是影响杉木无性系机械损伤和不同埋土深度处理萌蘖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图3表3参18  相似文献   
976.
<正>氯化苦即将淘汰,淘汰氯化苦后用什么样的替代品防治土传病害,特别是细菌性病害,将是一个重大难题。氯化苦经过近100年的应用,是一种难得的环境友好的土壤熏蒸剂。如果仅凭短时间内的评价,就确定这些未经过长期大面积商业化应用的新产品为氯化苦的替代品,将带来很大风险……高毒农药的淘汰在我国已进入倒计时,氯化苦即将在2022年被淘汰。对于氯化苦,许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氯化苦作为一个非常古老、使用超过百年的农药品种,多数人都听过氯化苦这个老农药的名称。陌生,是因为  相似文献   
977.
介绍了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51优988的选育经过,总结其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以期为51优988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王萍 《甘肃农业》2014,(21):99-99
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搞好教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