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丰富广西鲜食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鲜食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配套栽培技术。【结果】经过4年的引种观察,阳光玫瑰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其果穗光亮整洁,外观优美,果实肉质脆硬香甜,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且抗病性强,不易裂果,挂果期长,商品性好,耐运输;在广西南宁定植第2年进入丰产期,第一造果产量达11532.00 kg/ha,第二造果产量为7524.00 kg/ha。同时总结出阳光玫瑰葡萄的建园及定植、架式选择、催芽技术、树体管理、花果管理、肥水管理、冬季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控等一年两收栽培关键技术。【结论】阳光玫瑰葡萄丰产稳产,适应性和抗病性强,果实品质极优,综合经济性状良好,适宜在桂南地区推广并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生产上宜推广栽培脱毒苗。  相似文献   
32.
以洋常春藤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RT–PCR方法,克隆获得了洋常春藤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其c DNA序列大小为1 050 bp,开放阅读框为1 026 bp,推测编码342个氨基酸残基,该序列的核苷酸、氨基酸与五加科植物有同源性;用在线数据软件进行分析,推测该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质之中,定位在细胞膜外,FPS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 735.7;该蛋白含有2个天冬氨酸保守结构域,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双子叶植物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洋常春藤的FPS与刺五加、人参、三七、西洋参、辽东楤木的FPS亲缘关系最近,这一结果符合传统的分类法规则。  相似文献   
33.
以枳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照组的基质相对持水量维持在55%~65%),分别在处理后第7、17、27、37天采样,研究干旱胁迫对枳侧根、主根、茎、叶片中全氮含量的影响以及氮代谢途径中NRT、NR、NiR、GS、GOGAT、GDH等16个相关基因在侧根和叶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枳的侧根、主根、茎、叶中全氮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下降,其中侧根全氮含量下降最为显著;枳叶片中与氮代谢相关的16个基因均能被干旱胁迫诱导而上调表达,且多数基因在干旱第27天上调至最高水平,而后随着叶片的萎蔫而下调;枳侧根中有8个基因(NRT1.2、NRT1.7、GS2、NADH–GOGAT2、NADP–GDH、GDH1、GDH2、GDH3)在干旱处理后27天呈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有4个基因(NRT1.1、NRT1.5、GS1、NADH–GOGAT3)的表达基本不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还有4个基因(NR、NiR、Fd–GOGAT、NADH–GOGAT1)的表达显著下调。  相似文献   
34.
在葡萄一茬果采收后,用CIRAS-3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阳光玫瑰和夏黑2个葡萄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和叶片蒸腾速率(Tr)。分析表明:葡萄一茬果采收后结果枝中下部叶片的光合能力低,净光合速率甚至是负值,而新梢叶片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能力。因此,在南亚热带葡萄产区下半年良好的温光资源的气候条件下,可采用破眠技术使葡萄休眠芽在夏秋季萌发当年完成花芽分化,当年开启并完成葡萄第二个生长结果周期,即使不挂果也有利于葡萄生长发育积累养分以保障翌年正常花芽分化,并且提高南方产区温光资源和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南宁地区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巨峰和夏黑葡萄连续两年的物候期与生长发育期的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季光照时数较少,即阴雨天较多时,需要较高的有效积温才能使果实成熟,且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而由于南宁地区下半年阴雨天气较少,影响巨峰和夏黑葡萄二季果果实成熟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有效积温。此外,研究还发现,巨峰和夏黑一、二季果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的平均生长发育期均比北方短。  相似文献   
36.
以5BB、SO4两种砧木的夏黑葡萄嫁接苗和夏黑葡萄自根苗为试材,研究砧木对夏黑葡萄生长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砧木对夏黑葡萄品种生长势的影响不大,但是两种砧木对夏黑葡萄的结果习性影响较大,夏黑葡萄嫁接在SO4砧上,其结果枝率明显低于自根苗及嫁接在5BB砧上的结果枝率,进而大大影响产量;从果实品质分析来看,嫁接在5BB砧上及自根苗的果实品质要优于嫁接在SO4砧上的果实品质;从结果习性及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5BB和SO4两种砧木中,5BB砧更适合夏黑的生长及结果。  相似文献   
37.
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是指一年生产两造(两茬、两季)葡萄的栽培模式,通过促进葡萄二次花芽分化,利用绿枝夏芽、冬芽当年开花,或打破老熟枝条冬芽休眠,形成两季葡萄产量.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葡萄一年两收不同产区的气候条件与栽培模式,并与葡萄生长所需的气候要求进行对比,对不同区域适用的栽培模式及品种类型进行划分,得知年均气温是决定能否发展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的关键气象因子.年均气温在20.0℃以上的南方地区可在露地进行早、中熟品种的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是葡萄特殊优势栽培区,年均气温17.5~20.0℃的地区可进行早熟品种的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和早、中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年均气温16.0~17.5℃的地区可进行早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北方年均气温在12.0℃左右及以上的地区,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也可在露地条件下实现早熟品种的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在日光温室等设施栽培条件下,即使年均气温仅在5.0℃左右也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枳氮素含量在干旱条件下的变化,以及氮代谢途径枳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和NLP转录因子的响应表达,分析确定枳NLP转录因子与NiR启动子区域硝酸盐响应顺式作用元件(nitrate-responsive cis-element,NRE)位点绑定互作。【方法】以一年生的砧木枳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处理直至植株叶片开始萎蔫,并设置对照。利用凯氏定氮仪检测干旱条件下枳叶片和侧根的全氮含量,并同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2-ΔΔCT法分析PtNiR、PtNLP2、PtNLP4、PtNLP7及PtNLP8在枳叶片和侧根的表达情况。通过基因克隆并检索与比对分析,获取PtNiR启动子区域的硝酸盐响应顺式作用元件序列,之后利用同源克隆方法构建用于酵母单杂交的pHIS2-4×NRE和p GADT7-Rec-NLP载体,将构建的pHIS2-4×NRE和p GADT7-Rec-NLP载体质粒共同转化到酵母菌株Y187中,在氨基酸缺失培养基(SD/-Trp/-Leu,以及SD/-His/-Trp/-Leu/+120 mmol·L~(-1) 3-氨基三唑)上30℃恒温培养3—5 d,观察酵母的生长情况,以确定枳NLP转录因子(PtNLP2、PtNLP4、PtNLP7及PtNLP8)与NRE的互作关系。【结果】受干旱的影响,枳叶片全氮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侧根中全氮含量则显著下降;在对照中,枳叶片和侧根全氮含量均显著上升。RT-qPCR分析表明,PtNiR的表达水平在叶片中先上调然后再显著下调,而在侧根中则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显著下调;PtNLP2、PtNLP4及PtNLP7在枳叶片和侧根中的表达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先上调然后再受到抑制的规律,而PtNLP8在枳叶片和侧根中的表达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干旱抑制。通过克隆测序分析,在枳NiR启动子区域-196至-154的位置发现了疑似NRE。酵母单杂交分析表明,转化pHIS2-4×NRE-HIS3载体和p GADT7-Rec-NLP载体的Y187酵母在对照培养基(-Trp/-Leu)和含有120 mmol·L~(-1) 3-氨基三唑的三缺培养基(-His/-Trp/-Leu)上均能正常生长。【结论】枳侧根中的全氮含量受干旱的影响而显著下降,以对照为参比,枳侧根和叶片中的全氮含量均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相对减少。氮代谢途径的枳NiR和NLP转录因子在叶片和侧根中的表达对干旱有不同程度的响应。PtNLP2、PtNLP4、PtNLP7及PtNLP8转录因子均能与PtNiR启动子中的硝酸盐响应顺式作用元件(NRE)位点绑定互作,从而激活下游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以3年生一年两收栽培‘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探究夏果与冬果基本理化指标、类黄酮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差异,为‘阳光玫瑰’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记录‘阳光玫瑰’葡萄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光照度、温度、降雨量等气候数据,在夏果与冬果的幼果期、膨大期、软化期、开始成熟期、成熟期测定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检测各时期果皮中黄酮醇和黄烷醇的组分及含量。【结果】 气候因子方面,‘阳光玫瑰’葡萄夏果生长前期光照度弱、温度低,后期光照度强、温度高,而冬果与之相反;夏果生长期平均日照时数、平均温度、有效积温大于冬果,但降雨量低于冬果,开始成熟期至成熟期的夏果水热系数高于冬果。基本品质方面,成熟期夏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冬果,果皮厚度显著低于冬果,果实单粒重、果实横纵径、可滴定酸含量在夏果与冬果中无显著差异。黄酮醇的组分及含量方面,夏果与冬果的总黄酮醇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夏果各时期总黄酮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冬果,夏果中黄酮醇主要成分为槲皮素-3-O-葡萄糖苷,冬果中黄酮醇以山奈酚-3-O-半乳糖苷为主。黄烷醇的组分及含量方面,夏果与冬果的总黄烷醇含量也均呈下降趋势,夏果和冬果果皮中均检测到8种相同的黄烷醇物质,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夏果果实发育各时期果皮中总黄烷醇含量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1含量均显著低于冬果,果实成熟期夏果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B2含量显著高于冬果。主成分分析表明夏果与冬果的黄酮醇类物质组分有一定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儿茶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原花青素B1是区分夏果与冬果类黄酮物质组分的主要物质。【结论】 试验年份‘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基本品质优于冬果。各时期夏果总黄酮醇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同期冬果,而总黄烷醇含量显著低于同期冬果。‘阳光玫瑰’葡萄夏果与冬果果皮中黄酮醇的主要成分不同,但二者黄烷醇的主要成分相同,均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冬果中黄烷醇主要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夏果,因此其口感的涩味更强。生长期光照和温度差异可能是引起夏、冬果果皮类黄酮物质组分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为了探讨摘心处理与矮壮素(CCC)处理后夏黑枝条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枝条生长的关系,以‘夏黑’葡萄为试材,萌芽15天后花序上留两片叶进行摘心处理;矮壮素(CCC)处理为萌芽25天后喷施第一次,间隔8天喷施第二次,两次的浓度为0.5g/L;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定期采样分析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同时测量枝条粗度与节间长度。结果表明:摘心处理和矮壮素(CCC)处理能在夏黑葡萄枝条生长发育前期促进枝条内ABA和ZRs的增加,尤其促进ZRs的大量积累,同时促进枝条粗度的增加并减缓枝条节间伸长。 生产上可以通过摘心处理及喷施矮壮素控制‘夏黑’葡萄的营养生长,从而促进其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