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15个云南栽培稻与元江,景洪普通野生稻杂交,对20个组合的F2代分离群体的决策性状频率分布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普通时取生稻比景洪普通野生稻更为原始和保守,F2代呈现显著性基因频率较高;(2)云南优异稻种资源及其灿粳分化中存在较复杂的基因多样性,(3)云南稻作育种骨干亲本及其收良品系是改良云南普通野生稻株型差的良好亲本,利用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亲本可望获得遗传基础较宽的群体。  相似文献   
132.
云南稻种核心种质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827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结实畜鉴定结果表明:⑴初步筛选出抗旱品种262份,占31.7%。⑵明确云南不同生态群间抗旱性的差异,其强弱依次为光壳群(热带粳稻(普通粳群(晚籼群(早中籼群(冬籼群。⑶抗旱性强弱与水陆、颖 毛有无密切相关,而与籼粳、粘糯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3.
利用浸种及苗期浇灌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高蛋白含量的大豆总DNA导入水稻,提高了水稻后代种子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及赖氨酸含量。三代水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大豆总NDA的导入不仅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稻米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而且稻米高蛋白、高忱酸变异性状还能够稳定表达至第三代;本试验还分析比较了两种DNA直接导入法,虽然从总体而言,在提高种子蛋白质含量以及保持后代种子高蛋白性状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大豆DNA,相对浸种及苗期浇灌法效果更好,但从不同株系蛋白质含量的追踪分析结果显示,连续两年采用大豆DNA溶液浸种及苗期浇灌处理获得的株系,在维持后代种子高蛋白性状的表现方面效果更明显:三代经大豆DNA处理的水稻种子,赖氨酸含量都伴随着氨基酸总含量的提高而提高,而且第二代和第三代种子的赖氨酸含量都超过0.5%。  相似文献   
134.
对云大麦2号、云啤6号、保大麦8号进行肥效试验,施氮采用种肥60%、分蘖肥40%(B1);一次性作分蘖肥打洞深施(B2);种肥40%、分蘖肥30%、粒肥30%(B3).结果表明种肥60%、分蘖肥40%施氮法高产、稳产,锈病、白粉病有所减轻,生育期提早2~4 d.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10个水稻品种的花器性状与结实率的分析,表明水稻孕穗期受低温冷害后,花药缩小,花药内可育花粉数减少,不育花粉数增多,结实率下降,其中花药内的可育花粉数对水稻的结实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出了水稻耐冷性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6.
高抗性淀粉稻米防治慢性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防治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着重强调了高抗性淀粉稻米新品种选育及其防治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的作用,为高抗性淀粉稻米产业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7.
用 5 个不同耐冷级别品种按 1/2P(P-1)配制 15 个组合及其亲本在籼稻区、籼粳交错区和温凉粳稻区进行云南稻种不同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稻作区亲本品种及其杂交组合主要经济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明显差异,因基因型和生态条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亲本品种及其组合随海拔升高,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和颖花数有增大的趋势,但结实率则相反;杂种后代主要经济性状 SCA 的不同稻区及不同世代的差异与亲缘关系的远近密切相关,稻作育种目标应根据不同稻作区而定.  相似文献   
138.
云南逃壳稻籼粳分类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程氏籼粳分类和俞履圻的变种变型分法对20份云南光壳稻品种及籼粳测验种02428、Dular进行籼粳亚种、变种变型分类,并对其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份云南光壳稻包括13个变种69个为型,以偏粳型品种占较高比例,籼粳分类品种中偏粳型品种的广亲和性较好。籼粳分类性状间及其与其他开矿性状尤其是花药长度、穗下节长和株高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推断原始的云南光壳稻的籼粳分化取决于温度,并与纬度和海  相似文献   
139.
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云南稻种资源昆明小白谷与大理早籼配制的杂种F2 、F3、F4 、F5和F6等为材料 ,分别在高原粳稻区、籼粳交错区和冬季籼稻区进行强耐冷性籼粳亚种间杂种后代孕穗期的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 :(1)昆明小白谷×大理早籼F3、F4 分离群体在不同稻作区每穗实粒数、总粒数与结实率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尤其是昆明点高达 0 .5 86 ~ 0 .776 。 (2 )遗传研究表明 ,可能有 1~ 2对基因影响着籼粳杂种结实率 ,其中有 1对主效基因控制着耐冷基因的表达。利用该群体已选育出了稳定的耐冷性籼粳重组近交系。 (3)不同稻作区不同世代育性分布规律的总趋势是一致的 ,即随着世代的增加耐冷主效基因有累加趋势 ;不同之处在于不同世代的耐冷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表达上有差异。 (4 )同世代昆明小白谷×大理早籼杂种后代结实率分布规律为籼粳交错区与冬季籼稻区相似但与与高原粳稻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0.
1997年正季,在云南宜良县(海拔1532m,北纬20°55′,东经103°10′),以南京11/毫秕//巴利拉、南京11/矮嘎//巴利拉、南京11/明子谷//巴利拉、南京11/俄达过//巴利拉4个组合为材料,其中毫秕、矮嘎、明子谷为WCVs,俄达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