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舒庆  熊小琴  曾军  李洪福 《油气储运》2020,(11):1268-1273
密度是原油生产和销售中的重要指标,根据油品密度可以将原油划分为轻质油、中质Ⅰ油、中质Ⅱ油以及重质油,不同品质油品的销售价格差异较大。通过多种油品在不同配比下掺混的密度测试实验,借鉴混合原油黏度、凝点及屈服值的计算模型,结合大量实验数据,提出了混合原油密度计算模型。对比实测密度与模型预测密度发现:最大误差为0.001584 g/cm^3,平均误差小于0.0006 g/cm^3,符合国家密度测试的误差标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能够为现场原油掺混计算提供参考。(图4,表5,参27)  相似文献   
22.
对10个甘蔗品种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田间对比试验,并用混合冬孢子通过人工接种盆栽试验对这些品种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福农40号植株高大,产量和含糖量在所有品种中最高,但蔗糖分偏低,比对照低0.53个百分点。桂糖29号和柳城05-136在产量、蔗糖分及黑穗病抗性上优于对照,可在海南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23.
芸芥自交亲和系与自交不亲和系 sOD、POD和CAT酶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芸芥( Eruca sativaMill)自交亲和系( SC)与自交不亲和系( SI)柱头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进行 了测定。自交亲和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在授粉后都能引起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比较SC和 SI的酶活性发现,在未授粉时二者SOD酶活性差异显著,而POD和CAT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异花授粉后SC 和SI的三种酶活性表现了相似的趋势,在各个时间段上无差异;自花授粉后自交亲和系的酶活性显著高于自交不 亲和系的酶活性。结果表明, 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与自交亲和系所具有的自交亲和基因的调控有 关。  相似文献   
24.
冬油菜在西北旱寒区的适应性和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目的】对不同冬油菜类型和品种在西北旱寒区的越冬抗寒性、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冬油菜北移的可行性。【方法】在张掖、酒泉等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5份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经济性状、生育期、含油率、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在西北旱寒区海拔1 477~2 300 m、极端最低气温-22.7~-31.6℃、年平均气温5.9~8.7℃、年平均降水量92.0~630 mm、无霜期150~172 d的地区,甘蓝型和白菜型两种类型的冬油菜,仅白菜型冬油菜能够越冬,越冬率最高达到100.00%,生长发育正常,且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生育期275~295 d,含油率40.84%~44.15%,产量1 500.0~4 400.3 kg•ha-1。不同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抗寒性和适应性存在巨大差异,越冬率0~100%。根据越冬率与抗寒性,可将参试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划分为超强抗寒性、强抗寒性、抗寒性和弱抗寒性品种(系)4种类型。在乌稍岭以东地区,一般抗寒品种(系)均能越冬,但在河西走廊,只有超强抗寒性品种(系)和强抗寒性品种(系)才能越冬,【结论】在西北旱寒区,发展白菜型冬油菜生产是可行的,从而使冬油菜栽培种植北界向北向西延伸1 000多公里,海拔由1 000 m提高到2 300 m左右,纬度由35°30′提高到39°46′。冬油菜北移进入中国西北旱寒区种植能够有效地增加该区冬春季植被覆盖度,同时为该区发展一年二熟耕作制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促进北方寒区冬油菜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采用6种不同方法对细梗香草3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方法对细梗香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赤霉素(CA3)处理能明显促进细梗香草3个品种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和发芽势达最高,分别为94.78%和74.55%;不同品种种子间发芽情况也存在差异,A3平均发芽率最高,为88.33%,A2平均发芽率最低,为45.33%。  相似文献   
26.
研究甘薯不同形式顶端苗优势效应,结果表明:原生带根顶端苗、2叶节带根顶端苗、不带根原生顶端苗均能促进甘薯地上部生长,且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27.
选取进口芍药‘莎拉’为试材,选择成品保鲜剂可利鲜的预处液、预处液与瓶插液组合对芍药切花进行处理,通过调查瓶插期间切花芍药的瓶插寿命、花朵直径和花朵开发进程等指标,研究成品保鲜剂预处液、预处液与瓶插液组合对切花芍药瓶插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液和预处液与瓶插液组合处理均延长了芍药花期。但预处液与瓶插液组合处理的效果最好,瓶插期比对照CK增加1天,最大花径值与对照CK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本研究可为花店或切花生产供应商延长芍药切花瓶插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以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试验菌种,研究二者最优浓度配比,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提高降解水体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能力。测定7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选取生长性能较好的菌株K_1、K_2、K_3进行产酶活性检测,筛选出菌株K_3进行复配试验,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CK)和7个复合菌组(P_1、P_2、P_3、P_4、P_5、P_6、P_7),7个复合菌组(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配比分别为P_1(1∶0)、P_2(0∶1)、P_3(1∶1)、P_4(2∶1)、P_5(3∶1)、P_6(1∶2)、P_7(1∶3),分析各试验组的氨氮、NO~-_2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指标,选取处理结果最优的复合菌组。结果表明,复合菌能够明显降低水体氨氮,其中P_6降解能力最强,降解效果高于对照组4.9倍;能去除亚硝酸根浓度和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复合菌组的最佳浓度配比为1∶2,该浓度配比组较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能够明显净化养殖水质,有效提高净化水质能力。  相似文献   
29.
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其战略与经济地位突出。在分析热带岛礁分布、资源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热带岛礁农业的定义、发展模式及策略,提出热带岛礁农业的发展应以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构建以农业生产、岛礁人工林带、海岸生态林带、海岸沙滩固沙带、礁盘-浅海防护带不同群落带为基础的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中可重点引进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景观、药食两用型植物或蔬菜品种,如木麻黄、草海桐、厚藤、十万错、假蒟等。优先发展并集成对岛礁生态系统干扰少、资源依赖度低的防虫网配合遮阳网等实用生产技术,同时生产发展中应注重对有害生物、入侵生物的防控,构建景观异质化程度高的生态型热带岛礁。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新晃县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发展基础母牛群,各养殖场(户)的能繁母牛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我县杂交改良覆盖率约为95%,人工冷配技术不仅让养殖场(户)看到了杂交牛的优势,而且让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然而某些养殖户在养殖能繁母牛及其生产过程中缺乏科学饲养,杂交初生牛犊偏大,难产病例时有发生,一旦诊治不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