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正>近年来,炎陵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出台了农业产业"一带八基地"(一带:炎帝线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八基地: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酃县白鹅、有机茶叶、笋竹林、药材林、油茶林、花卉苗木等)扶持政策,打造主导品牌,引领特色产业,实施科技兴农,逐步形成了县域"三高"(高山茶叶、高山水果、高山蔬菜)农业产业。高山茶叶好,已然成品牌炎陵县自然条件优越,茶叶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着力壮大茶叶产业,积极打造品牌,已建立大院高山乌龙茶、神农铁观音、船形白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预防高危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方法综合治疗后具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3个月1次,计划总疗程为2a或病情进展及毒性不能耐受时停药,而后定期随访监测,若出现复发、远处转移等病情进展(包括发现骨转移病灶)视为观察终点;对照组按期随访监测,每3个月1次,直至病情进展(包括发现骨转移病灶)。结果治疗组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20例(50.0%),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mPFS)为(19.5±2.7)个月;对照组中发生骨转移的患者30例(75.0%),mPFS为(12.4±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12例)和关节肌肉酸痛(10例),未见肾功能损害及下颌骨坏死病例,绝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仅需一般对症处理即可缓解。结论高危乳腺癌患者在综合治疗后给予唑来膦酸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骨转移发生率,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3.
74.
    
在我梦幻的感知和诗意的认同里,梅是集众美于一身的大成者,她以孤艳的容颜、不拔的风骨和那一缕沁人心脾的幽香始终昭示着自身顽强的存在,据守  相似文献   
75.
柳礼奎  路紫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134-136,139
创建一个结构性的描述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现状的评测系统,给出一个不确定信息下的形式化分析框架。针对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要素创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专家决策系统,解决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预测、处理和规划问题,构建了生态自循环的多种模式。为农村不同居民点根据评测系统遴选适合自身特点的生态建设模式提供理论支撑而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6.
本文在原有的合作医疗基础上,指出新型合作医疗在三大矛盾的激化下应运而生,着重总结了新型合作医疗的特点,并提出落实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77.
小麦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于2010年建设完成并投入应用。该系统基于小麦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突出体现了测报机构分级管理、测报需求分层满足、配合行政要求与业务需要等建设原则。系统以专业性网络化填报表格为数据支撑,以贯通全国的病虫监测站点为网络基点,实现了数据填报、数据查询、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等数据处理功能的有机统一,重点开发了GIS空间分析展示功能,基本满足了现阶段各级测报部门数据处理和预报服务的需要。在充分应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该系统将向着增强数据储备、扩展采集终端、集成预测模型、实现专家诊断的方向继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供圆锯片合理设计与使用的依据,对水曲柳、杉木和樟子松3种木材进行闭式切削试验,研究锯齿前角、切削厚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切削力和法向切削力均随锯齿前角的增大而减小,随切削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受切削速度的影响较小。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不同密度木材切削参数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
采用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采收期指标,在苍溪猕猴桃园区,分多个采收期,根据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后熟时间、烂果率等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找出各项指标最佳阶段以确定最适采收期.研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品型、品质及后熟等不同表现,分析海拔高度、品种熟性、栽培管理方式对采收期的影响,以确定最适采收期.苍溪地区海拔高度在600 m以下的园区在8月25日前后,600~800 m的园区在8月26日到9月1日,800 m及以上的园区在9月25日到10月10日,综合表现最佳,为苍溪红心猕猴桃最适采收期;红心猕猴桃较黄心猕猴桃采收期早40 d左右;同一品种低海拔园区早于高海拔,大棚内猕猴桃早于大棚外,大棚外猕猴桃又早于生态猕猴桃.各地可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发展不同品种和熟期猕猴桃,开发利用气候生态资源.采取大棚等措施改变园区局地小气候环境,可使猕猴桃提早10~20 d成熟采收,抢早进入市场;可以大力发展生态猕猴桃,满足健康养生等不同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