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学   21篇
  16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涝害是黑龙港春大豆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引进和筛选高产耐涝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采用大田比较试验,在涝害发生情况下,对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种植的16份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农艺性状测定;并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沈农27、沈农24、中黄30、沈农22和沈农28属于高产类型,其平均产量为2 057.8 kg/hm~2,尤其是沈农22,产量高达2 233.3 kg/hm~2。这5个品种表现出单株荚数多、单荚粒数多、荚长短的高产耐涝特性,可在黑龙港低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2.
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选育适宜苏南丘陵区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引种18个育种材料,跨越一涝一旱2个极端年份,通过产量、抗病性、越夏性等多个指标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Rampage、中苜1号、MF 3个育种材料,RS在干旱环境下表现优异。同时试验表明苜蓿在苏南丘陵区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必须应对高温高湿的夏季和易涝易旱的贫瘠土壤。  相似文献   
93.
适宜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种植的小豆高产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高产品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大田比较试验,对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引进的21份小豆品种进行了生态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白红7号、BH13-1600、白红10号、白红9号、BH13-918、BH13-917具有植株高、百粒重大、主茎节数较多、单荚粒数适中的高产特性,平均产量为3 068.5 kg/hm~2,其中,白红7号产量最高,达到了3 397.5 kg/hm~2。在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引进种植白红7号、BH13-1600、白红10号、白红9号、BH13-918和BH13-917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4.
共生固氮在农牧业上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共生固N是生物固N的主体部分,具有固N效率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叙述了主要豆科作物年固N量及固N量占豆科作物本身所吸收N的比例,阐述了豆科作物在与非豆科作物间套轮作中固定N素的转移及对非豆科作物的影响,并介绍了影响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共生固N效率的主要因素。开展豆科作物-根瘤菌共生体系方面的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植被类型植被与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四种植被类型0~10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与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植被特征的空间梯度模拟草原退化过程的时间梯度.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植被水平相互关联,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特征与植被特征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趋势为植被水平高其土壤养分含量也较高.植被种群结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但只有当植被水平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土壤养分含量对其响应才能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养分对植被水平差异的响应灵敏度不同.在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中,不同养分差异性规律不同,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6.
几种除草剂防除苜蓿地杂草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苜蓿地中以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其鲜重占整个杂草鲜重的90.04%-97.84%,每单位重量的干草中,杂草所占的比例为66.7%-76.3%,盖草能、金豆和普施特3种除草剂在不同剂量下对上述杂草防除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收,5%普施特水剂增收较为明显的是水平4(用药量为2400ml/hm^2),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为171.2%-174.9%,4%金豆增收较为明显的为水平3(用药量为1500ml/hm^2),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为193.9%-198.1%,12.5%盖草能增收较为明显的为水平2(1050ml/hm^2),水平3(1350ml/hm^2),比对照增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0.9-202.4%和196.6%-198.5%。  相似文献   
97.
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筛选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用10株不同的根瘤菌对4种紫花苜蓿(Mecicago sativa)品种(或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可使紫花苜蓿的生长在各个方面都有显著地提高。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其地上部分干重,有效根瘤菌数及总根瘤数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5.8%-997.0%,37.3%-1410.0%和92.6%-1610.2%,差异显著。在各紫花苜蓿和根瘤菌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筛选出了与各紫花苜蓿品种(或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菌,分别是中苜1号:30085,45236:RS:30015,NM006,25132;Vector:30015,45236,25132;WL323:30096,45236,25132.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农业中粮食生产与牧草发展争地矛盾的实际问题,采用马铃薯和燕麦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处理:马铃薯净作、燕麦净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结果表明:马铃薯和燕麦间作有利于马铃薯出苗和前期营养生长;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的经济产量达43 450.4 kg/hm2,比净作马铃薯经济产量增加28.07%;但间作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间作马铃薯块茎产量仅是净作的32.38%.结果初步表明:马铃薯间套两茬燕麦,一茬收获籽实,一茬收割牧草,这种缓解粮食与牧草生产争地矛盾的粮草间作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混播技术、种群性状、生产优势、混播方式与土壤肥力间的关系等方面是观察与认识豆科与禾本科饲草混播方式的基本内容。过去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该体系的地上部及现象方面的研究,今后应加强该体系内地下部种间相互作用与土壤养分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种间差异与根际过程调控等方面相关机理的研究,如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种间养分竞争能力差异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种间竞争和促进作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微生物群落及数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深入研究间混播的资源吸收利用特点与混播因果关系,为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种植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草块加工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草块的特性和加工工艺,就牧草的含水量、草块的组分、干燥温度、草块压制的压力和密度、压制使用的添加剂等影响草块品质的因素做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