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斯氏线虫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田间使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和害虫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指标,评价了注射法使用斯氏线虫处理成长蕉株对香蕉假茎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所有的试验组合均可以将香蕉假茎象甲种群趋势指数压到1以下:建立了斯氏线虫的使用浓度、使用次数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之间回归模型:Y=0.9627-0.1308A-0.0382B,并分析了两因子对控制作用的影响。通过拟合给出了不同组合对香蕉假茎象甲种群的控制作用,为斯氏线虫的田间使用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Chloropuicinaria psidii Mask.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垫囊绿绵蜡蚧的种群趋势指数(I)为7.96;在机油乳剂处理区中,I为0.237,IIPC为0.030,表明机油乳剂对垫囊绿绵蜡蚧的自然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7%。  相似文献   
13.
多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试验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沈叔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1):1356-1360
 测定了 6 3种植物茎叶或果实的乙醇提取物 (浓度 0 .0 1gDW·ml-1)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的忌避作用。结果表明 ,大多数试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均有明显的忌避效果。其中 ,苍耳XanthiumsibiricumPetr.etWidd .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别为 0 .4 81和0 .5 5 7,产后代数比对照降低 39%和 6 3.5 % ,桃蚜、萝卜蚜的种群趋势指数仅为对照的 2 9.1%和 11.3%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chott .植株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忌避率分别为 0 .4 5 2和 0 .6 15 ,产后代数比对照降低2 4 .5 %和 6 4 .1% ,桃蚜和萝卜蚜的种群趋势指数仅为对照的 33.3%和 14 .9%。对蚜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昆虫学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对于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根据昆虫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提出了昆虫学多媒体教学的思路以及设计方法,同时对于研制、开发和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抗褐稻虱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在三个秧龄期对褐稻虱的抗性及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感虫品种TN1叶鞘的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抗虫品种7105,中抗品种的含量一般居中。分析各品种不同秧龄期的氨基酸含量与品种受害级别、飞虱排泄蜜露量、产卵量和存活率的相关性,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异亮氮酸与上述四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天门冬酰胺、亮氨酸、天门冬氨酸以及各种氨基酸的总量与其中三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另外还有七种氨基酸与其中1~2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腊膜取食试验表明,天门冬酰胺、缬氨酸、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对褐稻虱的取食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收集成熟与未熟香蕉的挥发性物质,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二者的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香蕉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成熟香蕉中共检测出30种气味挥发性物质,而未熟香蕉中共检测出17种气味物质,且有多种化合物在成熟香蕉中存在而在未熟香蕉中未检测出。如成熟香蕉中的乙酸异戊酯、丁酸异丁酯、丁酸丁酯、2-庚醇-乙酸酯、异戊酸异戊酯、戊酸异戊酯和乙酸辛烯酯等7种物质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熟香蕉1以上。推测这些物质可能是成熟香蕉引诱桔小实蝇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对南沙口岸截获的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危险性等作了分析,明确了南沙口岸携带疫情次数较多的货物种类,总结出截获频率较高的检疫性有害昆虫名录。结合南沙口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为检疫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热水处理对扶桑棉粉蚧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在49℃、50℃、51℃、52℃和53℃时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死亡率达到100%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40min、150min、60min、40min和6min。分析显示,热水温度和处理时间长度的复合作用导致了扶桑绵粉蚧的死亡。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扶桑棉粉蚧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9.466+0.192X1-0.0000240X22+0.000218X1X2。给出了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时扶桑绵粉蚧100%死亡的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华南地区瓜实蝇 Bactrocera cucurbitae 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我国瓜实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6—10月采集了广州、湛江、茂名、清远、南宁、长沙、无锡等地瓜实蝇田间种群,并用药膜法监测了其对敌百虫、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的抗性.【结果和结论】所监测地区中,广州和无锡种群对敌百虫抗性倍数为2.03和2.14,湛江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为2.69,仍处于敏感水平,其余地区种群对6种药剂均达到了低水平或中等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20.
间作对甜玉米田主要害虫与天敌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明确甜玉米间作不同作物对害虫的控制作用,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了甜玉米单作、甜玉米与绿豆、菜豆、甘薯或花生间作生境玉米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并比较了不同生境亚洲玉米螟的为害情况。间作生境中捕食性天敌蜘蛛和瓢虫类群的个体数量均明显增加,其中甜玉米间作绿豆或甘薯生境蜘蛛类群增长21%以上,瓢虫类群增长83%以上,显著高于甜玉米单作生境;不同生境间玉米螟赤眼蜂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均达到86%以上。间作生境玉米生育期内亚洲玉米螟落卵量、斜纹夜蛾及玉米蚜发生量均与甜玉米单作无显著差异,但收获期甜玉米间作生境玉米螟为害率低于单作生境,其中以甜玉米间作绿豆生境最低,总蛀孔数和活虫数分别比单作生境下降55.72%和76.70%。表明间作不同作物对甜玉米田具有一定的控害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