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从生姜种植的实践中,总结了生姜无公害高产栽培的几项重点技术,包括选地、选种、种姜处理、播种、施肥、密植、田间管理等,以求生姜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62.
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变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进步是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决定力量,技术进步到什么程度,农业结构就优化到什么程度,本文详细论述了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机理,以及技术进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究湖南省耕地多功能综合强度与协调度,为该省提高耕地多功能管理水平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和系统聚类方法对2018年湖南省各县(区)的耕地多功能强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 ①湖南省各县(区)耕地多功能综合强度由湘西北部向湘中部、湘东南部弱化,多功能协调度由湘西部到湘中部再到湘东部先增强后减弱。②基于各单元单项功能强度,湖南省各县(区)耕地多功能呈现出5类发展模式:多功能弱协调模式、多功能协调模式、多功能强协调模式、生态优先型发展模式、社会主导型发展模式。空间上呈现出从湘西至湘中、湘东部地区,耕地多功能发展模式由生态优先型发展模式向多功能弱协调、多功能协调转换,最终又转变为耕地多功能弱协调发展模式。[结论] 研究结果与湖南省实施的“一圈一区两带”农业战略格局相符,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湖南省耕地多功能的空间状况。  相似文献   
64.
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主创精神,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内在动力和本质要求.从实际情况看,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多途径进行引导,要依靠创新形式来推动,要加强保障来维护和促进  相似文献   
65.
根据湖南省各典型地区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从农民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粮食生产、粮食直补政策、技术服务体系因素等五个要素,研究粮食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庭劳动人口、种粮面积、受政府的政策支持的程度、技术服务推广等5个因素对农民的粮食生产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户主年龄、种粮成本2个因素对农户粮食生产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其他方面也对粮食生产经营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6.
农业家庭经营的阶段性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家庭经营这一点但又不能停留于这一点。本文基于这一点,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根据反映农业生产力属性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差别,以农业劳动力转移为主线,将农业家庭经营划分为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三个阶段。在描述了各个阶段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农村经济改革初期的一种客观选择,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和加速工业化程的现实选择,现代化家庭农场经营是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7.
详细分析了农业规模经营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成本及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关系,认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土地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增长。  相似文献   
68.
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提出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复合投融资模式的构想,并探讨了建立农业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9.
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首要的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湖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必须要以产业兴旺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但当前湖南农村产业不够兴旺,主要表现在"一产不够强"、"二产不够优"、"三产不够活"、"一二三产业融合遭遇困境"4个方面。因此,强调在湖南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为实现湖南农村产业兴旺,带动湖南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