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分别用发头裸腹溞(1 mL污水中加0.1个发头裸腹溞)、纳豆芽孢杆菌(1 mL污水中加1.0×105个纳豆芽孢杆菌)和发头裸腹潘+纳豆芽孢杆菌(1 mL污水中加0.1个发头裸腹溞和1.0×105个纳豆芽孢杆菌)处理里下河污水,以不加发头裸腹潘和纳豆芽孢杆菌的里下河污水为对照.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处理污水72 h,污水的COD从开始的15.98 mg/L下降到8.44 mg/L;各处理对污水总氮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氨态氮、总磷去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2.
通过将性成熟的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亲本放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不同壳宽组(50~100 mm)和不同壳宽的混合组中,观察中华鳑鲏产卵时对蚌大小的选择情况。中华鳑鲏在不同壳宽组中产卵实验结果显示,在蚌宽小于50 mm和大于90 mm的河蚌中的产卵率显著少于50~90 mm的蚌,其中60~80 mm产卵率显著多于其它组,70~80 mm被产卵率最高。中华鳑鲏不同壳宽组混养实验结果显示60~70 mm的河蚌被产卵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大于70 mm和小于60mm被产卵率均逐渐下降。两个实验均显示出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的大小是有选择性的,本实验采用的1 g左右的中华鳑鲏最适产卵河蚌宽为70 mm左右。  相似文献   
23.
朱光来  吴杨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95-296,304
对四角蛤蜊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进行保活试验。结果表明:冰温保藏最好,保活10d后存活率在95%以上;0~4℃效果较好,保活8d后存活率在90%以上;低温保活受湿度的影响很大,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泥鳅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配比、催产温度及苗种培育开口饵料的最佳选择。通过注射不同的催产药物,在不同的水温下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开口饵料进行投喂。本次试验研究发现:雌鳅的怀卵量跟性成熟度成正比,即性成熟度越高其怀卵量也越高,成熟系数为24%的雌鱼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分别为62142和990粒而成熟系数为9%的雌鱼仅为18207和367粒。不同的催产药物对泥鳅催产的效果不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相对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效果好,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精率78.84%,而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受精率为83.04%。上述2种激素按照一定比例(LRH-A2 5μg∕尾,HCG100 IU∕尾)可提高催产效果,受精率可达89.17%。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泥鳅的催产效果越好。水温在(30±0.5)℃之间是泥鳅人工催产的最适水温,效应时间6~8 h,催产率为93.33%,受精率为89.26%。在苗种的培育过程中开口饵料是至关重要的,用轮虫(以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为主)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其仔鱼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93.3%,其他依次为卤虫幼体、微粒子配合饲料、蛋黄。合理搭配开口饵料能够促进仔鱼的生长,投喂蛋黄+轮虫的泥鳅仔鱼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单独投喂的3组,投喂蛋黄+轮虫的鳅苗,其生长速度是单独投喂蛋黄的1.21倍,是单独投喂轮虫的1.04倍,是单独投喂卤虫幼体的1.11倍。  相似文献   
25.
氨氮对中华鳑鲏的急性毒性及2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水法模拟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研究氨氮对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的急性毒性效应;测定血清中2种代谢酶类(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5℃,pH 7.4时,氨氮24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63.28 mg/L,高于斑马鱼(Barchydanio rerio var)、鳜(Siniperca chuatsi);氨氮暴露试验表明氨氮浓度和暴露时间均会对2种酶活性造成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中华鳑鲏在短时间内对高浓度氨氮刺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氨氮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朱光来  赵子明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14(8):1178-1182,1200
[目的]寻找泥鳅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配比、催产温度及苗种培育开口饵料的最佳选择。[方法]通过给泥鳅注射不同的催产药物,在不同的水温下进行人工催产,苗种培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开口饵料进行投喂,研究泥鳅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配比、催产温度及最佳苗种培育开口饵料。[结果]雌鳅的怀卵量跟性成熟度成正比,即性成熟度越高其怀卵量也越高,成熟系数为24%的雌鱼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分别为62 142和990粒,而成熟系数为9%的雌鱼仅为18 207和367粒。不同的催产药物对泥鳅催产的效果不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相对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效果好,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精率78.84%,而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受精率为83.04%。将这2种激素按照一定比例(LRH-A25μg/尾,HCG100 IU/尾)使用可提高催产效果,受精率可达89.17%。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泥鳅的催产效果越好。水温在(30±0.5)℃之间是泥鳅人工催产的最适水温,效应时间6~8 h,催产率为93.33%,受精率为89.26%。用轮虫(以萼花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为主)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其仔鱼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93.3%,其他依次为卤虫幼体、微粒子配合饲料、蛋黄。合理搭配开口饵料能够促进仔鱼的生长,投喂蛋黄+轮虫的泥鳅仔鱼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单独投喂的3组,投喂蛋黄+轮虫的鳅苗,其生长速度是单独投喂蛋黄的1.21倍,是单独投喂轮虫的1.04倍,是单独投喂卤虫幼体的1.11倍。[结论]该研究为开展泥鳅的规模化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产品集中上市、压塘压价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每年5月下旬到7月初是水产品上市青黄不接时,水产品价格比秋后集中上市时高,所以一些养殖户在放养模式、饲料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养殖产品反季节提早上市,获得比传统春放秋收模式更高的效益。但是鱼类毕竟是变温动物,其生理变化受外界因素影响,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捕捞、运输,容易出现应激反应,造成大量死亡或体表异常,失去商品价值。此时,养殖户容易对饲料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28.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和服务是两大关键因素。我们在为终端养殖户服务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看似简单而仍然存在的问题,现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广大养殖户参考并改进。一、放养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29.
通过将性成熟的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亲本放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不同壳宽组(50~100 mm)和不同壳宽的混合组中,观察中华鳑鲏产卵时对蚌大小的选择情况.中华鳑鲏在不同壳宽组中产卵实验结果显示,在蚌宽小于50 mm和大于90 mm的河蚌中的产卵率显著少于50 ~ 90 mm的蚌,其中60~80 mm产卵率显著多于其它组,70~80 mm被产卵率最高.中华鳑鲏不同壳宽组混养实验结果显示60 ~ 70 mm的河蚌被产卵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大于70 mm和小于60mm被产卵率均逐渐下降.两个实验均显示出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的大小是有选择性的,本实验采用的1g左右的中华鳑鲏最适产卵河蚌宽为70 mm左右.研究亮点:经调查发现鳑鲏类鱼产卵时对河蚌种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其产卵情况与蚌体大小是否有一定关系尚未见报道.对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大小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探索中华鳑鲏的繁殖习性,为土著观赏鱼的开发及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