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播种量与施氮量对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种量为90 kg/hm2,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直播水稻苏香粳3号的产量最高,达到6697.50 kg/hm2。  相似文献   
42.
总结了栽培措施对苏粳优3号的影响,介绍了苏粳优3号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生产应用的集成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优质水稻产量性状特点及其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五”期间 ,江苏省加大了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力度 ,经过多年努力 ,选出了一些优质材料 ,品质较以前明显提高 ,但产量总体水平相对较低 ,影响和限制了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此 ,笔者分析了2 0 0 1~ 2 0 0 2年度江苏省区试粳稻组中优质品系的产量和穗粒结构等性状 ,并将之与对照及产量前三位的材料相比较 ,旨在了解优质水稻产量构成特点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良措施 ,供水稻优质育种参考。1  优质稻品系与高产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从 2 0 0 1~ 2 0 0 2年江苏省区试优质粳稻材料结果 (表 1)看 ,目前不同档次的优质稻品系 ,产量在6 14~…  相似文献   
44.
优质晚粳苏香粳2号的特征特性及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香粳2号是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采用“88B225/S015”配组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和苏州市优质稻品比 ,由于食味佳、外观好、稻谷和米饭均有清香味 ,2001年破格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 ,并参加国家区试。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1 .食味好苏香粳2号适口性好 ,米饭柔软 ,不返生 ,有爆米花清香。1999年参加由江苏省农科院组织的优质米鉴评 ,在全省农科院系统提供的12个优质新品种、品系中 ,适口性、总分均列第1位 ;1999、2000年苏州、…  相似文献   
45.
46.
苏粳8号(原名苏3—28,组合为碧风/L鉴9//常农粳1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为产量高、米质优、食味较佳、生育期适宜,适宜太湖稻区及周边地区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合理灌溉,防病治虫,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47.
苏香粳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香粳3号"是2005年选育出的早熟粳稻品系。该品系具有熟期早、米质优、食味佳、产量较高等特性。介绍了"苏香粳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8.
优质食味水稻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年有机稻米生产、示范的基础上,总结优质食味水稻有机栽培技术,从基地选择与规划、种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为有机水稻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9.
部分观赏水稻材料的农艺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9份具有观赏价值的水稻材料的研究表明,1号材料可作黄色点缀之用;2-9号材料为紫(红)色叶片,均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生育期有较大差异,可根据需要搭配使用;10-13号材料叶片紫色,成簇生长,植株矮小,可用作观赏小型盆栽材料;16号材料观赏性好,芒红色鲜艳、有随风飘逸的长芒,具流动美感,可用来布置田园,也可用作插花材料,还可在国庆节作为观赏应用;17-25号材料,紫(黑)壳色可作观赏稻用,观赏、生产、效益三不误.  相似文献   
50.
抛秧水稻田间空档对产量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