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经过对云南省零星椰子种植区近两年的抽样调查,发现危害本区域的椰子病虫害种类较多,椰子病害主要有椰子茎干泻血病、灰斑病、芽腐病、果腐病、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有椰心叶甲、二疣犀甲、椰园蚧、红脉穗螟、黑刺粉虱等13个类群,并明确了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温度对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辣木瑙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周期L∶D=14h∶10h、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设置24、26、28、30和32℃5个温度梯度,测定不同温度下辣木瑙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及蛹的死亡率和发育历期;待成虫羽化后,测定不同温度对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并计算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实验室种群的生殖力生命表参数。【结果】在24~32℃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除1、2和3龄幼虫外,辣木瑙螟其他幼虫虫态和蛹的死亡率均先降低后升高;24℃时各虫态的累积死亡率最高。在24~30℃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龄期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均逐渐缩短,32℃时从卵发育到成虫仅需14.58d,而在24℃下为28.75d。单雌产卵量在30℃时最大,为412.85粒,32℃时最低,仅27.33粒。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6.75、16.95和16.33℃,有效积温分别为27.83、131.00和94.16d·℃。在24~30℃内,周限增长率均大于1,种群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结论】温度对辣木瑙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明显影响,28~30℃是辣木瑙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区。根据辣木瑙螟危害地区的平均温度,结合其发育历期等,可对辣木瑙螟进行预测预报,为辣木瑙螟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六点始叶螨主要生物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sexmaculatus(Riley)]是西双版纳地区为害橡胶树的重要害螨,为研究该螨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同时在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六点始叶螨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螨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六点始叶螨的历期、发育速率和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32±1.33)℃,有效积温为(62.52±6.69)℃·d;幼螨至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38±3.30)℃,有效积温为(153.79±33.46)℃·d;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52±1.70)℃,有效积温为(233.18±26.25)℃·d。为有效开展六点始叶螨的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天敌昆虫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不同发育阶段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预测其功能,为深入了解肠道细菌对叉角厉蝽生长发育和营养获取方式的影响及开发新的害虫生物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叉角厉蝽1龄、2龄、5龄若虫和7日龄雌、雄成虫,分别提取其肠道细菌基因组DNA。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对肠道细菌16S rRNA序列全长进行测序,统计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分析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并采用PICRUSt预测肠道细菌功能。【结果】从叉角厉蝽15个肠道样品中共得到202401条有效序列,聚类为222个OTUs,其中共有OTUs为5个。共注释到19门32纲62目103科154属188种细菌,优势门、纲、目、科、属、种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2.22%)、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72.21%)、肠杆菌目(Enterobacterales,72.11%)、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49.39%)、西地西菌属(Cedecea,49.24%)和奈...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云南省零星椰子种植区近两年的抽样调查,发现危害本区域的椰子病虫害种类较多,椰子病害主要有椰子茎干泻血病、灰斑病、芽腐病、果腐病、煤烟病,虫害主要种类有椰心叶甲、二疣犀甲、椰园蚧、红脉穗螟、黑刺粉虱等13个类群,并明确了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描述赤斑白条天牛Batocera rufomaculata (Degeer)的形态特征,摸清其在云南省辣木Moringa spp.种植区的发生规律、危害特征。通过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明确赤斑白条天牛的分布范围和寄主植物,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澳洲坚果种植区发现为害澳洲坚果的新害虫——脊胸露尾甲,为准确掌握其生物学习性,在室内以澳洲坚果果仁为食料饲养该虫,观察各虫态形态、成虫交配习性、产卵习性,测定卵孵化率及各虫态存活率。结果表明,脊胸露尾甲发育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其中幼虫分为3个龄期,随着龄期增长,幼虫体长、体宽和头壳宽度逐渐增加。成虫羽化后不会立即交配,交配前期(4.65±0.04) d,交配时长不等,初次交配时长(13.78±0.29) min,雄成虫存在争夺交配权行为。雌成虫产卵前期(8.65±0.03) d,初次产卵量(1.94±0.06)粒,一天中15:00—18:00产卵量/h最高;雌成虫对产卵位置具有选择性,背光面着卵率极显著高于向光面。卵孵化率随着相对湿度增加而不断提高。常规饲养条件下,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的存活率分别为(86.50±0.69)%、(83.31±2.99)%、(94.85±0.71)%、(97.09±1.46)%、(98.77±1.23)%。  相似文献   
18.
19.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F.Muell)又名昆士兰坚果、澳洲胡桃、夏威夷果,是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多年生常绿果树。由于澳洲坚果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现已成为新兴的种植果树。近年来,随着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品种选择不当、管理技术不到位,造成果实品质差、产量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采取定点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2015年对云南澳洲坚果园有害动物的种类、发生为害情况及天敌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澳洲坚果园有害动物有昆虫纲、蛛形纲、哺乳纲共计11目44科57种,其中为害较重的有14种,即柑橘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绵粉蚧Phenacoccus sp.、吹绵蚧Icerya sp.、相思子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illepida、荔枝异形小卷蛾(蛀果螟)C.ombrodelta、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环蛀蝙蛾Hepialid moths、茶白毒蛾Arctornis alba、毒蛾Euproctis spp.、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褐家鼠Rattus sp.,占总种数的24.56%。天敌有9目13科18种,其中捕食性天敌有16种、寄生性天敌1种、虫生真菌1种,分别占天敌总数的88.89%、5.56%、5.56%。  相似文献   
20.
橡胶树二斑素瓢虫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在西双版纳发现一种取食橡胶树粉孢菌的二斑素瓢虫,对二斑素瓢虫各虫态的形态及成虫雄性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