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3篇
  61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41.
长江上游暴雨泥石流与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42.
宁麦 9号是江苏省推广的一个优质饼干专用小麦品种 ,在丹徒县已种植 4年 ,面积逐年扩大 ,今年实收面积达 2 67公顷 ,平均实产 2 65kg/ 667m2 ,比全县平均单产增 17 8% ,近两年都出现了单产超 4 0 0kg/ 667m2 的田块。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 ,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生育特性 ,总结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理想的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2 3~ 2 4万 / 667m2 ,每穗粒数 4 5~ 4 8粒 ,千粒重 4 2g左右。一、生育特性1 专用性 该品种为优质饼干专用小麦 ,其面粉蛋白质含量为 10 6% ,湿面筋含量为19 3% ,沉降值为 2 6ml,面团稳定时间为 1 5mi…  相似文献   
343.
选择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开展高、中、低肥力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土壤酶活性等微生物学指标测定,系统分析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学指标差异,拟合不同肥力土壤与微生物学肥力指标的关联性,确定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学指标参考标准值。结果表明,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学肥力指标有很大差异,高肥力土壤具有较高的细菌、放线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氮数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真菌数量较低,为细菌型健康土壤;低肥力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量碳、微生物氮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较低,真菌数量较高。提出吉林省不同肥力土壤相关微生物指标临界阈值,建立不同肥力土壤微生物学肥力指标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44.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氮肥消费状况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 影响;氮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对作物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对大气臭氧层破坏,并提出了防 治氮肥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5.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黑土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0~20 cm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休闲地(FW)单施化肥(NPK)不施肥(CK),21~40 cm土壤NPK+MNPKFWCK处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0~20 cm为FWNPKNPK+MCK处理,21~40 cm为CKFWNPKNPK+M处理。在玉米的生育期内,土壤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出苗后50 d(拔节期)达最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出苗后15 d(苗期)最大。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46.
海南“达维”台风后,对万宁市地区丁香园防风林和丁香树风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防风林保护下的实生丁香树风害指数为78.7%;由防风林保护下的矮化丁香树风害指数为38.6%;木麻黄天然林风害指数为32.4%。丁香不是抗风树种,但矮化栽植后,其抗风能力与木麻黄天然林接近。  相似文献   
347.
为提高黑土土壤地力,对玉米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进行筛选研究。以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不同耕作方式试验为基础,设置3个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处理:秸秆粉碎深翻还田(CK),玉米高留茬宽窄行栽培+秸秆覆盖+快速腐解菌剂处理(KZF),秸秆粉碎深翻+快速腐解剂(SF)。利用Biolog生态板法,测定黑土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耕作方式的AWCD值均显著增大。培养期内,AWCD的变化顺序为:KZF>SF>CK。培养144 h,KZF和SF处理的AWCD值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耕作方式之间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耕作方式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是研究区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玉米高留茬宽窄行栽培+秸秆覆盖+快速腐解菌剂处理(KZF)和秸秆粉碎深翻+快速腐解剂(SF)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48.
传统的“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综合实践能力不强。因此,笔者紧扣林业院校“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社会需求,提出将学科竞赛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分析学科竞赛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势的基础上,从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将“平台驱动”“以赛促教”的理念应用到“生物质能源”教学实践,旨在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表明,“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各项学科竞赛成果量价齐升,学生专业素养明显加强,实现了课堂摄入、思路解剖、实践输出“三步走”策略。  相似文献   
349.
依托28年长期定位试验,采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结合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及氮收获指数。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产量最高,较单施化肥(NPK)处理提高8.7%。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100 cm土体,NPK、NPKM处理硝态氮积累量占比高于55%。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溶。  相似文献   
350.
基于30年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测定黑土光谱反射率和不同腐殖质组分含量,探究了不同施肥对黑土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壤颜色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5个处理:(1)休耕(Fallow);(2)不施肥处理(CK);(3)单施化肥(NPK);(4)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NPKM);(5)秸秆部分替代化肥处理(NPKS)。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Fallow、NPKS、NPKM分别显著提高49.7%,74.3%,27.0%的土壤有机碳含量(p<0.05)。NPKM处理中胡敏酸(HA)含量最高为3.9 g/kg,随后依次为CK、NPKS、NPK、Fallow。NPKM、NPKS和Fallow处理中土壤富里酸(FA)含量为2.2~2.3 g/kg,显著高于NPK和CK。NPKM处理中胡敏素(HM)含量为18.6 g/k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处理间土壤光谱反射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PK>Fallow、CK>NPKS>NPKM,与CK处理相比,NPK土壤光谱反射率在平均提高6.5%,NPKS和NPKM则分别降低11.1%和15.1%。根据线性相关分析结果,黑土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HAHM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8,-0.681。综合上述结果,长期有机物料投入可以显著提高黑土腐殖物质含量,降低黑土光谱反射率,使黑土颜色加深,而长期化肥施入则使黑土光谱反射率提高,出现"褪色"现象,有机粪肥在黑土中对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