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概述了目前应用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两类主要基因 ,即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分类、杀虫机理以及基因改造后应用于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近况 ,同时探讨了抗虫基因工程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提出了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电子克隆技术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电子克隆是随着基因组计划和EST计划的实施而发展起来的,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基因克隆的新方法。它具有投入低、速度快、技术要求低和针对性强等优点。因此,电子克隆技术必将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获得新基因的重要手段。阐述了电子克隆应用所依据的数据库与生物信息资源,介绍了利用电子克隆获得功能基因的方法,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53.
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大豆(龙野01-177)为材料,根据PAL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选取48 h为一个周期,每3h进行取样,研究低温(-4℃)诱导、机械损伤诱导、紫外线照射诱导、激素BAP诱导和正常对照组条件下的酶活性、蛋白含量、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诱导条件下野生大豆PAL的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54.
文中详细阐述植物查尔酮合酶(CHS)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5.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广泛存在于生物基因组中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而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变化的一种技术。该研究总结近年来广为科研人员所广泛应用的SNP技术及其原理,以期为更好地使用现有技术和开发新技术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6.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是目前草莓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建立高效稳定的叶盘再生体系是获得转基因草莓的必要条件.文章探讨了影响草莓离体叶片不定芽诱导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一个稳定的草莓植株再生体系,确定草莓品种弗吉尼亚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MS+TDZ 2 mg·L-1+IBA 0.1 mg·L-1+2,4-D 0.2 mg·L-1,pH 5.8.发现叶盘近轴面向下放置能显著提高再生频率,且叶片幼嫩程度与草莓不定芽分化率呈正相关.并以此体系对草莓叶盘遗传转化进行优化,发现草莓品种弗吉尼亚遗传转化最佳预培养时间为2 d,最佳侵染时间为7 min.同时,利用该体系,将由不同启动子诱导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基因对草莓进行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57.
大豆子叶节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为了建立一个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选用10个东北主栽大豆品种(Glycine max(L.)Merr.)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植物激素的浓度、超声波辅助处理时间…等6种影响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因素。结果表明合丰35、合丰25、黑农40再生效率较高,平均每个外植体分化出的丛生芽数分别为6.69、6.32和5.98;确定了丛生芽分化阶段所需的BA浓度,合丰35、合丰25为1.5mg/l,黑农40为1.2mg/l。适宜的外植体大小为保留全部子叶。作为遗传转化时的除菌剂,头孢唑啉钠(Cef)在500mg/l时对子叶节的再生无显著影响。当遗传转化时使用的超声波辅助处理时间小于12秒时,对子叶节再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技术流程及操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遗传转化效率低,是大豆转基因育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系统地研究了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各技术环节的操作要点,包括工程菌液制备、无菌苗获得及外植体制备、农杆菌的侵染及共培养、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根诱导、驯化与移栽、抗性植株的获得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等,建立了一套较稳定、高效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将野生大豆耐盐碱相关基因A1对大豆品种绥农28、合丰50、合丰55、东农50进行遗传转化,系统地探讨了大豆基因型、影响T-DNA的转移效率的各环节、筛选剂浓度及不同基因型转化效率等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拟南芥MYBC1转录因子介导ABA调节的种子萌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YBC1编码具有单一结构域的MYB类转录因子,前期研究中发现它调控拟南芥的抗冷性.为了进一步揭示MYBC1与干旱、盐及ABA的关系,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了MYBC1基因在拟南芥的根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在拟南芥的根中MYBC1不能被干旱与高盐诱导,但能够被冷及外源的ABA诱导表达.通过对my...  相似文献   
60.
樊超  柏锡  赵超越  林凡敏  才华  纪巍  朱延明 《大豆科学》2012,31(2):252-254,258
以非转基因受体绥农28为对照,对前期获得的耐盐碱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基因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和SN28-SA-5的T3植株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5个转基因大豆株系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株高、结荚习性、花色和叶型4个形态性状上,株系SN28-SA-1、SN28-SA-2、SN28-SA-3、SN28-SA-4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株系SN28-SA-5的株高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同一品种的不同转化株系产生了形态性状变异;在品质性状上,5个转基因株系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1.42%~2.12%,差异显著,而油份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转GsSAMS基因大豆的5个转化株系并未在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上产生不良变异,同时蛋白含量还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