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SMART-SH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构建的东北野生大豆盐胁迫全长cDNA文库为起始材料,通过将SMART方法与减法杂交相结合,首次初步建立了一种直接获取全长差异cDNA的技术,即SMART-SH技术,弥补了现有技术无法直接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的全长序列这一不足。进一步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构建全长差减cDNA文库上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93.
94.
葡萄原生质体培养中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5.
刘莹  才华  刘晶  柏锡  纪巍  朱延明 《草业学报》2013,22(2):150-157
 GsCRCK 基因是参与胁迫早期应答的钙/钙调素调控的受体类蛋白激酶基因,研究发现GsCRCK  正向调控拟 南芥对NaCl和ABA 胁迫的耐性,将耐盐蛋白激酶基因犌狊犆犚犆犓转化苜蓿,对于增强苜蓿的耐盐性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农菁1号苜蓿,获得大量抗性植株。经PCR 和RT-PCR 检测证明 GsCRCK  基因已整合到农菁1号苜蓿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对获得的2 个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盐 性分析,在300mmol/LNaCl条件下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处理0,3,6,9,12,15d后的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叶 绿素(Chl)含量,以及胁迫15d时的SOD 活性;并统计400 mmol/L NaCl处理15d时各株系的死亡率。结果显 示,300mmol/L 高盐胁迫15d后转基因苜蓿仍能正常生长,而野生型苜蓿则遭受盐害严重;转基因苜蓿的相对电 导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MDA 含量也显著低于野生型,而Chl含量和SOD 活性都显著高于野生型;在400 mmol/LNaCl处理下,2个转基因株系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和10.00%,明显低于野生型植株(63.33%)。表明 GsCRCK 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苜蓿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6.
王飞飞  李勇  王学东  朱延明  才华  纪巍  柏锡 《作物学报》2011,37(11):1984-1990
拟南芥AT2G14260基因编码脯氨酸亚氨基肽酶,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显示该基因响应高盐、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为研究其功能和表达特性,本研究采用野生型和突变体植株pip-1进行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处理,结果显示在正常培养基中野生型与pip-1植株表型没有区别。而在逆境处理下pip-1植株的根比野生型明显短,且在干旱胁迫下,突变体的叶子比野生型植株明显变黄萎蔫。在正常环境、冷、干旱、盐胁迫下,野生型植株脯氨酸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突变体的1.11、1.23、1.10和1.34倍,这说明AT2G14260基因对提高非生物胁迫的耐性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分离了该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表达GUS基因的载体并转化拟南芥,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在正常环境中不表达。胁迫处理时从两叶期开始在根、叶、茎中表达,到达花期后,干旱处理下的花瓣、花枝和冷处理下的花柱头中也有表达。GUS相对活性试验也证明对胁迫的响应能力。可见AT2G14260基因启动子是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启动子,同时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因此,AT2G14260基因及其启动子在转基因工程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前期获得的耐碱转GsGSTs基因苜蓿与其对照在农艺性状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产量性状包括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及茎分枝数;形态性状包括株高增长速度、节数及节间长度,同时进行了碱胁迫下表型分析.结果表明,转GsGSTs基因苜蓿植株在产量性状及形态性状方面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碱胁迫下,非转基因苜蓿对照株系明显萎蔫、失绿,而转GsGSTs基因苜蓿株系均能保持较正常的生长状态.此结果说明外源基因GsGSTs在苜蓿中的表达没有改变其本身优良的农艺性状,同时其目标性状(耐碱性)有所提高,符合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中“实质等同”原则.  相似文献   
98.
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蛋白,具有参与初生代谢、次生代谢、除草剂解毒作用和保护植物免受氧化损伤及异源物质隔离等作用。同时,它又能作为配体蛋白在植物激素代谢方面发生作用。文章对GSTs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概述,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植物GSTs的研究,特别是在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方面的进展,以期对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主栽苜蓿品种肇东苜蓿、敖汉苜蓿、公农1号苜蓿、公农2号苜蓿为受体材料,分别研究了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基因型、PGRs的不同配比对子叶节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确定了芽分化、芽伸长及再生植株生根时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当BA浓度为1.0mg/L时最适于子叶节的分化;当BA浓度为0.5mg/L时植株生长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MS+1.0mg/LBA,30g/L蔗糖,0.8%琼脂,pH5.8;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mg/LBA,30g/L蔗糖,0.8%琼脂,pH5.8;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MS+1.5mg/LIBA,15g/L蔗糖,0.8%琼脂,pH5.8。  相似文献   
100.
RAV亚家族蛋白包括1个AP2 DNA结合域和1个B3 DNA结合域。研究表明,GsRAV3是植物响应碱和ABA胁迫的重要调节因子。在碱和ABA处理下,野生大豆根系GsRAV3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与野生型相比,超量表达野生大豆GsRAV3的拟南芥在ABA胁迫下种子萌发状况和幼苗鲜重指标表现良好,对ABA敏感性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GsRAV3基因超量表达显著影响ABA合成和应答相关基因表达量。此外,GsRAV3定位于植物细胞核中,但在酵母细胞中未表现出明显的转录激活活性。综上所述,GsRAV3可能通过影响ABA合成及应答相关基因转录水平降低植物对外源ABA敏感性,表明GsRAV3在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ABA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