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7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不同温度及套袋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常规测量法、电导率法和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温度(0、10、25℃)及有无套袋包装条件对果实生物学特性、果柄耐拉力、果梗褐变指数、果梗不同部位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期研究温度和套袋处理对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套袋处理相同部位果梗的耐拉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不套袋处理,但其褐变指数和果梗细胞膜透性显著(P0.05)低于不套袋处理,而无果梗不套袋处理的耐拉力、褐变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略高于不套袋处理;对于果梗不同部位来说,相同时间的果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PPO活性最大,副轴次之,主轴最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果梗各部位的褐变指数、细胞膜透性和PPO活性也随之增加,而耐拉力、叶绿素含量则随之减少,且温度越高变化越快。因此,低温和套袋对于抑制果梗的褐变、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增加,以及减缓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在0℃贮藏环境中果梗各部位各个指标的变化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更有利于果梗的保绿和失水的减少,而高温不套袋会加速果梗干枯和褐变。  相似文献   
82.
池塘健康养殖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健康养殖是生产无公害、高质量水产品的养殖方式,掌握影响池塘健康养殖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对提高生产力,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池塘健康养殖的主要生态条件及调控技术,以指导池塘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83.
葡萄贮藏保鲜库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贮藏库管理技术在葡萄果实贮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葡萄贮藏库管理中的消毒灭菌、入贮预冷、包装箱码垛、贮藏温湿度、通风换气和葡萄进出库等各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为葡萄贮藏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4.
甘薯改良式贮藏库设计与贮藏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良式贮藏库是在原有甘薯高温屋窖的基础上,结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改建而成,该贮藏库增设了节能缓冲间,采用复合异质墙体和外部增加防寒沟,经温度等效应分析和贮藏试验分析,适合甘薯的长期贮藏。该库贮藏甘薯144天后,好薯率为94.8%,硬度为60.61kg/cm^2,其它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5.
杨海乐  沈丽  何勇凤  田辉伍  高雷  吴金明  梅志刚  魏念  王琳  朱挺兵  胡飞飞  龚进玲  杜红春  段辛斌  邓华堂  王导群  朱峰跃  李云峰  吴凡  茹辉军  张燕  李君轶  杨俊琳  周运涛  方冬冬  王银平  蔺丹清  杨彦平  李佩杰  刘思磊  杨健  庄平  王思凯  张涛  杨刚  杨文波  袁立来  曹坤  徐硕  刘慧媛  梁志强  王崇瑞  李鸿  袁希平  杨鑫  傅义龙  张燕萍  章海鑫  陶志英  王生  高小平  金斌松  李柯懋  王国杰  简生龙  李英钦  薛晨江  雷春云  薛绍伟  孙昳  朱滨  邵科  胡兴坤  熊美华  杜军  何斌  颜涛  黄颖颖  邹远超  谢碧文  王永明  李斌  刘飞  张瑶瑶  范飞  王志坚  黄静  辜浩然  葛海龙  但言  李燕  王恕桥  张闯  周路  王雪  曾圣  向燕  何绪刚  覃剑晖  夏成星  侯杰  石义付  高立方  朱志强  沈红保  杜耘  段学军  熊嘉武  杨德国  刘绍平  倪朝辉  张辉  刘凯  赵峰  李应仁  王剑伟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47(2):029301-029301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落实长江大保护,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联合流域内外24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消落区、捕捞渔业和休闲渔业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长江历史(2017年前)分布鱼类记录有18目37科163属443种,本次调查中有135种鱼类未采集到,新采集到15种外来鱼类;(2)当前鱼类资源数量约为8.86亿尾,重量约为12.48万t,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27.3%、80年代的58.7%,流域性优势种为鲤、鲫、鲢、黄颡鱼、短颌鲚、鲇、蛇、草鱼、光泽黄颡鱼、?、鳜、铜鱼、翘嘴鲌、鳊、鳙,重量占比达50%,数量占比达45%;(3)长江流域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鱼类29种(属),本次调查共记录到15种,白鲟已被IUCN认定灭绝,鯮和鲥已多年未见野生个体,长江鲟被IUCN认定野外灭绝,中华鲟、胭脂鱼和松江鲈多年未见自然繁殖;(4)2017—2021年,长江中下游干...  相似文献   
86.
为了防治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采后灰霉病,探讨二氧化氯(ClO_2)对葡萄采后灰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以葡萄采后灰霉菌为试材,在常温下(25℃)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ClO_2溶液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活体有伤接种法研究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葡萄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lO_2溶液对葡萄采后灰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达到了67.36 mg/L和58.91 mg/L;浓度低于60 mg/L的ClO_2溶液,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浓度高于60 mg/L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但仍高于低浓度(40 mg/L以下)处理;当ClO_2溶液浓度为60 mg/L时,培养7 d的菌丝生长和8 h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8.89%和73.38%,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选用40、60、80 mg/L ClO_2溶液进行活体有伤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浓度为60 mg/L和80 mg/L的ClO_2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葡萄采后灰霉菌引起的霉烂,不同浓度ClO_2抑菌液处理葡萄果实能够有效地抑制POD、PPO和PAL防御酶的活性提高,使抗性增强。因此,无论对于离体还是活体有伤接种的葡萄采后灰霉病菌,适宜浓度的ClO_2均具有较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可作为新型绿色保鲜技术的一种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87.
日前,寿光市羊口远洋捕捞协会在羊口镇举行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以研究遂宁大英县卓筒井镇传统盐村——关昌村文化风貌整治为样本,结合中国当代传统盐村整治工作现状,提出"盐井故里、乐活聚落"的整治概念。打破关昌村文化景观闭塞、整治观念狭隘的建设局限,这些特性酝酿了关昌村作为传统盐村的独特的社会规划模式。通过探讨社会视角下的盐村文化,对盐村进行更新式整治,将关昌村打造为"重现井盐技艺的新故里、乐活康养休闲的新天地、凸显振兴聚落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以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300只初始体重为(4.50±0.50) g的克氏原螯虾为对象,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5种不同牛磺酸含量的等氮等能饲料,投喂4周后,测定各组生长指标、血液和肝胰脏的生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200、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出肉率,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以及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和肝胰脏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胰脏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饲料中添加200~300 mg/kg的牛磺酸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高虾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增强虾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