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近十多年来,生产上广泛使用菊酯类农药,这类农药较之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有高效低毒之优点,但成本较高,有关科研单位通过多种途径将菊酯类农药中的无效体转为有效体,低效体转为高效体,并加入增效剂,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防效的目的。天津农药总厂近年开发2.5%氯氰灵是一种增效不增毒的菊酯类农药优良制剂。为探明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前我国防治小麦锈病较好的农药是三唑酮,由于长期使用,品种单一,有可能出现抗药性等问题。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价廉的替代品种,我们用新杀菌剂植保宁、保丰宁、粉锈铜对小麦叶锈和条锈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药剂: 20%植保宁乳剂、20%保丰宁胶悬剂和20%粉锈铜乳油(均为山东省农药厂试销产  相似文献   
33.
我省绿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稳杀得、盖草能和禾草克在阔叶作物和禾本科杂草之间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广泛地被用于防除阔叶作物田内的禾本科杂草;虎威、杂草焚已用于防除大豆田的阔叶杂草,但未见报道用于绿豆田。本试验除比较稳杀得、盖草能和禾草克在绿豆田中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外,还明确虎威、  相似文献   
34.
试验研究了20%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WP对水稻直播田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使用20%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WP有效成分150~270 g对水稻直播田的稗草、鸭舌草、节节草、异型莎草等均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药后40 d综合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4%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二氯喹啉酸WP和10%吡嘧磺隆WP。施用20%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WP能有效降低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5.
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和莎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15%乙氧磺隆WG防除水稻直播田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和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的效果,并测定杂草防除对田间杂草氮、磷、钾、水分吸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乙氧磺隆WG 11.25~31.50 g(a.i)/hm2对直播稻田鸭舌草的防效为90.31%~100.00%,对异型莎草的防效为89.24%~100.00%.施用15%乙氧磺隆WG能有效降低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改善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水稻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6.
研究34.5%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以下简称吡嘧·二氯)WP对移栽稻田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杂草氮、磷、钾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4.5%吡嘧·二氯WP时移栽稻田的主要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45~445 g/hm2的34.5%吡嘧·二氯WP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分别为90.33%~100.00%、91.72%~100.00%,显著优于对照单剂10%吡嘧磺隆WP和50%二氯喹啉酸WP.施用34.5%吡嘧·二氯WP后,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37.
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麦田除草剂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通过喷施,被阔叶杂草的叶面、根系吸收,并输送到植物体内,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阻止杂草的细胞分裂,使杂草停止生长,在1~3周内死亡。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对苯黄隆有很强的抗逆性,在推荐剂量下,施药不会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38.
江汉平原麦田杂草调查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江汉平原麦棉套作农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杂草有14科2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7%,阔叶杂草占69%,莎草科占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麦田杂草依次有猪殃殃、婆婆纳、野燕麦、半夏、通泉草、狗牙根、卷耳等7种,其中猪殃殃、婆婆纳两种双子叶杂草的相对多度达50和40,为当地麦田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9.
每公顷桃园施用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了硫克百威(carbosulfan)乳油2kg(有效成分)进行其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的降解主要发生在两个连续的阶段(0~28天和28~57天),半衰期分别为7.4天和17.5天;施药后57天的残留量低于0.2ma/kg;果实成熟采收期前30、21、14天进行两种用药量(商品量1:0和2.0g/L)和两种喷洒量(750和1500L/ha)施药处理,测定其残留量介于0.122mg/ks(采收前30天)和0.4mg/kg(采收前14天)之间;整个试验中,丁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carbofuran)的含量低于其检测极限值0.004mg/kg.  相似文献   
40.
朱文达 《植物保护》1988,14(2):50-51
一、从人工除草向化学除草过渡 目前我省稻田除草仍以人工为主,一般亩用工1.5—6个,眼子菜300株/m~2以上时,10个工亦难除尽。我们在拔除稗草,有矮慈菇197株/m~2的稻田, 进行不同除草方法的工效比较试验,人工除1亩需10.7小时;除草剂喷雾需1.4小时,提高工效6.7倍;撤除草剂毒土需42.6分,提高工效14倍;撒除草剂颗粒剂只需6.8分,提高工效93.1倍;使用药肥复合除草剂,作为水稻返青施肥,省去除草工。 二、几种有效的化除措施 1.秧田 稗草是秧田的主要杂草,一般采用播前土壤处理或苗期处理。做好秧板后,每亩用杀草丹300ml(商品量,下同),加水35kg喷雾,或加湿润细土15kg均匀撒施土表。施药时灌浅水层,施药后保水3天,排水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